「職本」缺社會認同 求職遇歧視

「職本」缺社會認同 求職遇歧視

是次江蘇高校「降格」風波的主要爭議,在於原本掛普通本科大學名銜,頒發普通本科學位的獨立學院,即將轉設為職業大學,而之後頒發的學位,亦會變為職業本科學位。

響應教育改革

在內地,職業本科理論上與普通本科一樣,同屬本科程度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學位。只是職本課程,由職業大學籌辦。相對於傳統大學,職業大學教育較注重實用技能和理論知識實踐。內地自2019年起,開始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言要鼓勵高校培養具工匠精神的應用型技能人才。相關的職業技術大學應運而生。目前全國已有27所,由職業技術學院轉型,或與獨立學院合併而來的職業技術大學。

不過現實上,社會對非傳統的職業大學,及其頒發的職本學位仍有保留。是次風波中,有抗議的學生就擔憂,一旦母校轉為職業學校,學籍資料就會轉變為職業本科,非原本入學時的普通本科,由於職本社會認同度不足,求職時會遭遇歧視,報考研究生、公務員及編制教師時亦會處於劣勢。內地有教育界人士分析指,近年不乏口碑很好的職業大學,發展職業教育亦是大勢所趨,一般職業學院升格為職業大學,都會廣受外界支持。不過,倘原本屬普通本科教育的獨立學院被直接合併成職業大學,而又未能對現有學生加以解釋,就難免令學生擔心,會影響其日後就業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