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觸紅線 人權藝術獎入圍作趨隱晦

恐觸紅線 人權藝術獎入圍作趨隱晦

【本報訊】已舉辦多屆的香港人權藝術獎首度在港區國安法下舉行評選及展覽,多個隱喻香港政治議題的作品獲選並展出。策展人坦言香港局勢近年急速轉變,今年首度在律師陪同下籌備展覽。

由Justice Centre Hong Kong及歐盟駐港澳辦事處合辦的第七屆香港人權藝術獎接獲93份參賽作品,部份入圍競逐獎項的作品即日起於香港藝術中心歌德藝廊免費展出。展覽策展人之一、本地藝術家黃嘉瀛指,與去年相比,33件入圍作品中少了攝影或紀實類,多了後期加工或較隱晦,「我唔夠膽講係咪自我審查。」

然而,不少作品仍與香港重大事件息息相關。

她舉例藝術家鄧伯軒的《有處無處》便受12港人啟發,他以航海儀器的記錄紙勾勒出如航海記錄的線條及中文字筆劃,寓意那12個大海上散失的名字與故事。

藝術家葉建邦2017年創作的《Do not cross the line》,將報章文字與圖片鏤空,並以警察的封鎖線串連,作品除了探討本地言論及新聞自由與警權之間的角力,亦呼應當下香港傳媒生態。

藝術家王穎兒的《旺角旅遊指南(免費取閱)》將同名新詩印於紙上並撕碎製成磚頭。

黃嘉瀛指磚頭在香港有不同含意。今年作品亦不設簡介,將詮釋權交予觀眾手上,「觀眾睇到咩諗到咩就係咩。」

其餘入選作品亦有關注性小眾族群、勞工或性暴力受害者等議題。

黃直言因應香港局勢,今年策展團隊首次有律師參與其中,但她指律師也無法保證展覽不會觸及紅線,「佢只可以為我哋作最壞嘅打算,做最保守嘅準備。」得獎名單將於今日公佈,作品將以拍賣形式出售,收益的80%投放於Justice Centre的非牟利工作。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

時間:周一至五9:00-20:30、周六09:30-18:00、周日不開放

地點:灣仔香港藝術中心14樓歌德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