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日我瞓唔着寫了幾句關於試當真游學修唔表態嘅文章,出奇地社交媒體反應唔錯。我信點擊主義,既然有人鍾意睇,食髓知味,惟有繼續講。
自由嘅空間大家往往覺得係理所當然,好似愛情一樣,冇咗先覺得珍貴。2020年香港立足條新嘅法例,立法之前,你有若干嘅政治表態(不包括行動),大致係唔會承擔法律風險。喺2020年立法之後,當你有任何嘅政治表態,你就要面對法律風險。制度設計巧妙之處,就係唔會具體話畀你聽乜嘢嘅行為、說話會犯法,大家只能夠自我劃界,互相猜忌。
過往我的文章經常引述高校長的說話:「我對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種族的感情都差不多的。大概是因為我接觸的人太多,我是以人為主,不是以國家或種族為主。我住在哪裏是因為,在那個地方我可以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在哪裏,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太重要的一點」、「我變成了世界中間的一部份,不是任何國家的一部份。」
今天的高錕校長,是偉人一樣的存在。但當時並唔係,因為高校長擔任過港事顧問,加入了建制,結果學生群起而攻。現在香港鼎鼎有名的知識分子,例如蔡子強、梁文道、周保松對高校長只有溫情和敬意,大家只記得他對世界嘅貢獻和成就。
只有做好自己專業,在自己的專業嶄露頭角,或者將自己放喺更高嘅維度,這樣做人才可能比較安穩一點,自在一點。
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