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推出「三孩政策」鼓勵新一代生育,惟不但有不少人拒生,更有90後主動結紮。內媒近日報道,有23歲單身未婚、正讀研究生的年輕男士,因不想伴侶日後經歷懷孕痛苦而接受結紮手術;亦有人表示,因不喜歡小孩及不認為自己能成為好父親,在初中時就決定不生育。
南方報系分支,過往傾向自由派、近年轉向保守的內地周刊《南風窗》在微信發佈一篇題為「23歲,自願結紮的男生」的報道,訪問數名已結紮的90後男生。其中1993年出生的蔣不(化名)今年3月結紮,初中時就決定不生育,因為他不喜歡小孩,也不認為自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父親。
23歲的單身未婚男子劉垠(化名)去年7月結紮。他正修讀研究生,去年偶然讀到講述女性生育的文章,提到懷孕女性所受的職場歧視,懷孕期間孕吐,以及分娩時10級痛、死亡率高等情況。「和養育比起來,這些(痛苦)都是鳳毛麟角」,他更希望伴侶能快樂體驗人生。
另外,《紐約時報》中文網亦刊文探討內地男性選擇接受結紮手術的現象。27歲的黃玉龍指,父母在其童年時到外地打工,每年僅回鄉探望他一次,令他感到怨恨。加上他的月入只有4,000元人民幣,不想讓孩子成為「底層人」,重蹈自己覆轍。文章指,不生育的「丁克族」(DINK)存在多年,近年中國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讓許多年輕人不想要孩子,主動結紮的隊伍不斷壯大。惟此現象與中國政府避免人口危機的努力有衝突。
本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黃國田表示,男性輸精管結紮,屬永久性避孕方法,相對於安全套、女性服藥、子宮環等可還原方法, 較為一勞永逸,也不會影響性功能,但由於日後未必能恢復生殖,故會建議男性與伴侶商討後仔細考慮。他又指,該手術本港70年代起已常見,但就未見近年有年輕人接受該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