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六四前夕,香港政治低氣壓,紀念館被打壓,十一哥天天用法律去恫嚇香港人,那誇張的七千警力事先張揚,是秘而不宣的戒嚴。
6月3日晚,一個人呆在家中,聽着《沒有煙抽的日子》,突然悲從中來,不爭氣也毫無預警的,哭了出來。
這首歌聽了三十年,一直沒有甚麼感觸,歌詞描寫的意境,在過去尚算氣氛平穩的香港,實在無法深切體會。
直到今年,一切好像消失殆盡,那自由和抗爭的空間,好像和應着那句歌詞「天黑了,路無法延續到黎明」,那一個星期,香港這個城市變成了王丹筆下的「那個灰色小鎮的街頭」。三十年來第一次覺得我們無法點起燭光,只能劃一根火柴,去抽我們的無奈,好像持續了三十年的意志,變成「無法再來的一縷雨絲」。
6月4日早上,鄒幸彤被捕,隧道全封,維園封鎖,我踏上前往銅鑼灣的列車,看不到往年黑壓壓的人頭,我努力豎起耳朵聆聽車廂的對話,盼望可以聽到關於六四夜的片言隻語。
今夜會有人嗎?
街頭巷尾駐紮了不成比例的警察數目,他們知道自己今晚的角色,其實和當年入北京城的解放軍,沒有甚麼差別嗎?
我發現最諷刺的畫面,同樣在維園,籃球場足球場全部封閉,為了防疫;但一步之隔,維園的泳池、網球場、手球場、遊樂場全部開放,人們照舊聚集。原來病毒也會分運動種類入侵。我們為甚麼要忍受這種白痴都不會信的大話?
入夜,香港人終於出來了。我看到有人拿着白花,緩緩走到被封閉的維園入口,有人帶着一排白蠟燭,有人拿着細小的民主女神像,靜悄悄的放在維園外圍,再默默點上一支蠟燭。數不清的市民亮起了手機的電筒,慢慢由銅鑼灣步行到天后方向。沒有口號沒有歌曲沒有死難家屬的聲音,但那天晚上的維園上空,那些靜默而勇敢的香港人身上,分明迴盪着「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着吧」的聲音。
政權沒有想像中的強大,人民也沒有想像中的退讓。「天黑了,路仍然能延續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