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名聯邦參議員前日乘坐軍機「閃電式」訪台,宣佈美國贈台疫苗並在機場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晤。中國外交部回應指,美方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未提及制裁相關議員。有美媒指,北京這次的低調反應引起「網上民族主義者」批評,凸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貫徹「紅線」政治辭令時面臨壓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在例行記者會稱,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有關議員訪問台灣並會見台灣領導人,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他重申美方應立即停止與台灣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不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訊號,以免進一步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美方應妥善處理台灣問題,「停止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
彭博網報道,儘管三名參議員搭乘的美軍C-17運輸機是在1995年服役後首次飛抵台灣,但這次北京的反應相對低調,外交部和國台辦當日均未作回應。有網民在微博留言指:「我們的紅線並不是紅線。如果是這樣,外國人怎麽能把台灣當作中國的一部份呢?」報道形容,網上的反應顯示北京出於阻止美台建立更緊密聯繫,而不斷把政治辭令和軍事活動升級後,在力求平衡時面對的困難。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本報稱,中美雙方這次都是「互打擦邊球」來測試對方,美方這次只派運輸軍機和國會議員訪台,中方亦暫時避免過激回應以便留有空間。「美國用的方法不是讓北京能夠一下子猛烈批評,而是透過行動製造既定事實,測試中國反應並設下尷尬位。」他謂如果中國激烈回應,便會落入美方設下的「尷尬位」,因此這次選擇相對低調回應。
另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昨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反外國制裁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某些西方國家利用涉疆涉港等各種藉口污衊和打壓中國,制裁有關國家機關、組織和國家工作人員,有關立法將為中國依法反制外國歧視措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彭博網/中通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