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手札記】躺平打亂內循環 - 割柑人

【操盤手札記】躺平打亂內循環 - 割柑人

近排大陸年輕人流行「躺平主義」,被官方視為社會經濟不利因素。4月17日,90後網民「好心的旅行家」喺百度貼吧發貼《躺平即是正義》,呻職場過度競爭,與其拼搏,不如拼䠋,搵少啲、使少啲,唔買樓買車、唔結婚生仔。係不想跪着,不能站着,只好躺着嘅消極抗爭。

疫情爆發年半,經濟元氣大傷,加上本來外有貿易戰之憂,內有少子化之患,若果年輕人「躺平」,勢必影響生產力同消費力。官媒睇唔過眼,5月20日,《南方日報》發文《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同日,《新華社》轉載該文。5月31日,豆瓣將「躺平」列為敏感詞。

中央為咗應對經濟困局,上年5月提出「雙循環」戰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內循環係指內部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同消費需求。內循環要靠內部消費拉動,「躺平」低消費生活模式成為大患。另外,中央上周一推出三孩政策,「躺平」不婚不生亦對生產力構成威脅。

人人拼搏就能帶動內需?據貝殼找房報告,大陸樓價收入比最高3大城市係深圳、北京、上海,唔飲唔食都分別要27年、25年、22年先買到樓。大陸80後、90後都係一孩政策一代,婚後要養雙方父母加三孩,置業置家,邊有閒錢消費?比起捱到攤直,「躺平」雖可恥但有用。

「躺平」對投資有咩啟示?睇番外國類似例子,生活開支減至最低,但上網開支有增無減,互聯網行業應最受惠。本港上市嘅科網股,由2月高位至5月低位普遍回調逾3成,隨着環球資金對通脹、收水憂慮暫紓,加上中國新批嘅恒生科指ETF接連建倉上市,科網股可望再上,不妨留意科指ETF如3067等。

割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