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女性家族部正研究修法推動多元家庭,內容包括讓父母在嬰兒出生時自由選擇跟隨父姓或母姓、擴充家庭的法律定義,和禁止對多元家庭的仇恨言論等新政策。
目前家庭的法律定義亦只限由婚姻締結、有血緣關係或領養,政府計劃修訂法例,把家庭定義擴展至同居伴侶和寄養家庭,未婚伴侶的家暴行為,亦可能會按已婚伴侶的家暴法例懲處。另外,現時新生嬰兒必須跟隨父姓,除非夫妻在登記結婚時已選擇讓子女跟隨母姓。修法後將容許家長為新生兒選擇姓氏。有社運人士指去年登記結婚時申請讓孩子冠母姓,被要求簽署同意書,質疑政策違憲,入稟憲制法院要求審視相關法例。
女性家族部指正討論未婚生子的法律和道德問題,會向專家和相關組織蒐集意見,有望在6月底前進行民調,詢問公眾對捐精、捐卵、未婚生子或委託代母生子的看法。政府亦正考慮研究捐精者的法律身份、孩子的知情權,和是否修改試管嬰兒中心的運作規範。去年由政府進行的民調顯示,在20多至30多歲的受訪者中,有逾55%人認為未婚生子可接受;69.7%人指同住且共同負擔生活成本的人就應被視為「家人」,即使不是夫婦或有血緣關係。
部長鄭英愛指會盡力讓未婚的單親母親受惠於新政策,又指目前沒有法律禁止未婚人士在國內尋求生殖科技的協助,但有必要作進一步討論,因為南韓沒有精子銀行,有關人士亦受制於相關道德規範沒法獲得這些科技上的協助。
韓聯社/南韓《東亞日報》/《韓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