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於上星期四(美國時間)簽署新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者投資59家中國公司,目標在嚴限美國人、美國公司以金錢資本支持與中國軍事、情報機關有關聯的中國硬件、軟件製造商、發展商,以降低中國對美國及世界的軍事及情報方面的威脅。
特朗普在任時,曾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人投資於39家中國公司,而今拜登更進一步,將數目擴大至59家,對中國來說,就是來者不善,不會坐視不理,或會有反制措施,將中美關係惡化到另一個層次。禁制令將於今年8月2日生效,投資者有一年時間售出相關公司股票。
受投資制裁的公司包括航天、運輸、建造、化工、電子等公司,如中移動、中電訊、中聯通、中海油、中芯、中國建築、中海外,新增加的有中天火箭、中國海防等。本港股民或會留意到,內房股之中的藍籌股中國海外,幾個月來的股價一直受壓,52周高位為27元,低位為14.92元,上周五收市價近18.4元,市盈率低至3.8倍,息率有6.4%。股價近月受壓,市場人士傳聞與美國投資者不斷套現,沽售離場有關。
拜登上台後,美國抗中的態度和政策,似乎比特朗普還要強硬,令不少人跌眼鏡,近月的動作(一)下令情報機關嚴查新冠肺炎是否源於武漢實驗室,正中中國要害,北京必定大力還擊;(二)不斷聯合西方國家派戰艦巡遊南海,英國不足為奇,德國竟也加入此行列,能不令北京黑臉?(三)擴大制裁中國企業至59家,向中國增加經濟壓力;(四)加強支持台灣,解放軍攻台,要過美軍一關,令北京必須三思而後動。
美國經濟增長強勁,中國經濟迅速復蘇,本應是投資者大展拳腳的時候,偏偏中美兩國的關係比特朗普時期還要惡劣,宏觀投資者不能不小心從事,時刻關顧地緣政治的變化,及中美磨擦提升至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人民幣近期不斷上升,除了投機性質之外,應是反映美資及外資沽美元買人民幣,進入中國投資的情況;華爾街大行是對中國基金管理市場心存大欲的。在追求利潤的前提下,投資者似乎忘記了中國素來重政治輕金錢利益,政策變臉可以一夜之間發生。況且,人民幣不是可兌換貨幣,資本管制甚嚴,在內地賺到錢,要套現退出(repatriation)的時候,兌滙便不是很容易!此時此刻,個人投資者最好不要跟風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