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多年陳輝陽的確「好紅」,他和詞神林夕被封「夕陽組合」,他於本月25日會在紅館舉行「陳輝陽×女聲合唱作品音樂會 人來人往」。輝陽作品減少了,最大原因就是樂壇曾經死了。2018年,輝陽曾說過樂壇已死是由林峯奪TVB「金曲金獎」開始,問輝陽是否因此話而少上TVB?「都唔係,呢個係雙方面,我希望佢係真真正正一個音樂節目,我唔想做娛樂加音樂人,我到最尾都係作曲家,到我死為止。」
曾有指香港樂壇已死,連歌也有,「我聽到好反對,你夠努力同才華佢會翻生,𠵱家MIRROR、ERROR出嚟令到行業改變,有返我哋嘅偶像,如果主流旺盛,Indie會跟住旺,其實係一個產業鏈,我哋開始有返興趣聽廣東歌。」哪是誰救返樂壇?「其實係社會開始珍惜返我哋香港,珍惜返自己香港人。」很多人都叫香港樂壇加油,怎做到呢?「其實唔需要集結,每一個人拚命去寫你最好嘅作品,唱好你嘅歌咪得囉,做音樂最重要:聽、學、寫,當然做得叻係少數,但香港人嗰種犀利法係我去過咁多地方未見過。」對於姜濤希望香港歌手有日做到亞洲第一,輝陽叫大家加把勁,「呢個有一段好大距離,唱呢part香港係好弱,但可以克服。」
1997年輝陽與余力姬和因葵組成樂隊余力機構,他眼中的搖滾精神又是甚麼?「乜嘢叫搖滾精神,你覺得自己有,而人哋認同你有就OK,譬如你嘅搖滾精神係愛好和平,所有歌都係講愛好和平係work,就算講媾女都得,我覺得搖滾精神唔係去到好高理念,去到最尾只得歌好唔好聽。」輝陽父親是兒童合唱團指揮,因此自小受父親影響愛上音樂,在美國讀完唱片監製課程返港後做錄音師,「我要好多謝唐奕聰(Gary),Gary係人生第一個畀編曲job我。」創作多年,輝陽沒試過江郎才盡,「唔會,我成日有idea,好似燈膽一撻就着,如果唔着咪做第二樣,好多嘢都有趣,但我未搵到一樣有趣過音樂。」
撰文:余燕儀
攝影:陳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