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練與兄弟馬山(也是改名換姓的義士),同離鄉別井流亡七、八年,見風聲稍緩,這天也打算回家一見闊別已久的妻兒。
他倆在午前到了常州城外一家小館子,盤算着各自疾走趕路也得黃昏才到,所以相約先填飽肚子補充精力。
點了常州,也是江浙滬一帶頗具盛名的三鮮餛飩、大麻糕、銀絲麵,少不了名菜糟扣肉,還有日夜思念的天目湖砂鍋魚頭,熱騰騰,湯汁乳白,就一個「鮮」字!
常練對馬山道:「兄弟,記得那血滴子的威力嗎?想不到放逐天涯現又可回家了。」
「出自清狗黏竿處,聽來文氣,誰料殺氣騰騰。」
「黏竿處」,本稱「尚虞備用處」或「侍衞班」,為皇帝出巡時之侍衞。到了雍正掌權,表面上陪伴皇帝娛樂、放鷹、捕雀、射鹿……還有當雍正打坐靜修或批閱奏章時,不欲被蟬聲打擾,命侍衞持「綁着黏布的長竹竿」,把皇宮中大樹上的蟬,一一黏貼下來處置。每年整整一夏,大自然生態中的蟬鳴,由自由噪聒,到噤聲消失。
「黏竿」是一個表面上維靜動作,實質是一個滅聲滅口滅跡的情報機關,血滴子就是由黏竿處高手創製的暗殺兵器。
「那時此神秘兵器都眾說紛紜,百步之內,對手毫無防備之下,腦袋就被取走了?大家不信,見識過厲害的人又因死去無法作證。」
「被奪命的兄弟也真不少。」常練道:「幸得他們捨身掩護,我才可逃脫——我一定要伺機報仇!」
「這不,再聞風喪膽的暗器,也會被破解的……」(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