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率低,政府應知羞恥(林 忌)

接種率低,政府應知羞恥(林 忌)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講座教授林大慶早前聲稱,香港人應該為疫苗接種率低感到「羞恥」,跟着又輪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勒索」教師,說要「以身作則」去接種疫苗保護學生云云。特區政府近日為谷針,利誘施壓鋪天蓋地,卻在最關鍵問題上,仍然死不認錯,自然事倍功半。

由政府在多份報章落廣告宣傳「點止打針咁簡單」,到設立網頁聲稱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只能運作到9月底,再到聲稱復必泰疫苗有84萬庫存將會於8月中後過期,考慮通過世衞捐助到其他有需要地方,而疫苗臨床事件委員會更宣佈不會再報告無關的死亡個案,食衞局局長陳肇始解釋是為免市民「見樹不見林」以免「混亂」。

這些藉口聽起上來,實在難令人信服。就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到期」為例。9月之後有甚麼事,比市民生命安全更急切?為何9月前可以有地方,9月後就沒有?一個可以禁絕市民堂食,隨時隨地封區封路的政府,竟然推說沒有地方打疫苗,因此9月後無法接種,這理由找誰去相信?

市民更無法理解的,就是政府一早明知復必泰疫苗只有3至4個月庫存期,比科興疫苗短,為何政府高官不是一早宣傳先打復必泰呢?早前部份包裝出現小問題,政府就小題大做,全面停打復必泰達12日之久,浪費了寶貴的庫存期,更打窒市民信心,然後反過來怪市民不打疫苗,這是誰人的錯誤?

早前政府與醫管局一再出新聞稿,譴責有醫護「抹黑」科興疫苗的信心,可是部份醫護以至保皇黨一再「抹黑」復必泰卻視而不見。李慧琼曾在立法會大會上聲稱,有許多市民擔心打外國疫苗會「水土不服」而要打中國製造的疫苗,這種完全不科學,以至「歧視」、「排外」反對外國疫苗的言論,一直在長者群不負責任地散播,偏偏從未見政府出來譴責李慧琼或澄清絕無此事。

更有部份「專家」不是以世衞標準,或根據第三期臨床測試的數據來評論,而是「斷估」復必泰疫苗有「較大」的副作用,聲稱科興副作用較小。如此,不但谷不起科興,就連原本想打復必泰的市民都「嚇窒」。

再好的疫苗都有副作用,市民是有所預期的。可是政府以至專家的處理,卻一再給人一個印象,就是政府一直在淡化和隱瞞。一些可能因為疫苗而產生的副作用,官方常解釋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副作用」或「未有證據顯示有直接聯繫」云云。這種越是以修辭掩飾的言論,由目前公信力低下的政府發出,只會令市民更加無法相信。

更何況政府早前高調聲稱設立10億疫苗基金,到有人出事,卻在斤斤計較,令市民感覺當事人要有「直接證據證明」,才能得到幫助與索償,那麼市民還怎會有信心呢?打針前吹噓到不用擔心,出事會有人包底,打針後真的不幸出事,結果就是所有個案都是「未有直接證據證明」,這種宣傳與現實的反差,是當市民儍的嗎?

政治谷科興 攬炒復必泰

上述問題所反映的,正是口口聲聲反對「抗疫議題政治化」的政府,自己「自作孽」,為政治力谷科興,最後「攬炒」了復必泰的後果。3、4月就政治上腦全力谷科興,到5月見連復必泰都谷不起,就開始出口術,不斷靠嚇求谷針!問題是,真的9月後會沒有復必泰嗎?

根據上年12月16日的港交所公告,上海復星已付一半費用買下1億劑BioNTech疫苗,而且BioNTech必須於2021年提供這批疫苗,這隻全球通行的優良疫苗,偏偏如今仍未能得到中國政府批准在大陸使用,這又是否「抗疫議題政治化」?又反過來問,既然大陸不許使用,這批貨又將會何去何從?難道有人寧願倒落海,都不願在9月後供應給香港嗎?

林 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