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月立法會三讀通過「完善」選舉制度修例草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昨表示,經選委會選出的立法會議員將來如何能夠牽制行政機構仍是未知之數,但相信民主派在新選舉制度下仍有生存空間,並反問民主派若永遠不參選,為何仍要組黨。
張炳良昨晨接受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訪問,稱北京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提出「愛國者治港」及「全面管治權」,但當時說法可能較為寬鬆。對於「完善」選舉制度修例上月三讀通過,他認為選委會選出的40席立法會議員將來能對議會產生甚麼影響屬未知之數,但相信立法會未必會成為「一言堂」。
他又表示,民主派在新選舉制度下仍有生存空間,民主派若被排除在議會外,或令港人再次走上街頭,對社會並非好事。他是民主黨創黨成員,曾任該黨副主席,指近日民主黨決定是否參選時受到很多內外壓力,不排除該黨最終拒絕參選,但他指民主派政黨需思考清楚是僅不參選今屆選舉還是永不參選,更質疑民主派若永遠不參選立法會,為何仍要組黨和參選區議會。
社民連主席黃浩銘回應稱認同組黨旨在參選,「但係參與公平嘅選舉,唔係家陣知晒結果,所謂參選根本只係被委任」。他又以《聖經》中曾作埃及人奴隸的以色列人比喻,「佢哋夠有生存空間啦,但我哋係要追求真正民主公平嘅社會,唔係去屈就」。
早前曾批評民建聯未有為政府培養人才的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出席民建聯的政治研習班時,突然改口大讚民建聯為政府提供人才。張炳良稱不擔心香港沒有人才,反擔心政府能否吸引人才加入,不點名暗諷民建聯的課程,「從政唔係上啲課程,而係靠實踐」,認為政府應檢視「實踐土壤」是否有利人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