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六四燭光長存民心,明年見 (盧峯)

蘋論 :六四燭光長存民心,明年見 (盧峯)

三十二年來,維園在六四之夜首次漆黑一片,沒有半點燭光,看不到聚集的市民,聽不到《血染的風采》與《自由花》⋯;取而代之的是數以千計全副武裝態度粗暴的執法人員,是不住廣播的警告及叱喝市民快點離開的聲音。從某個意義來說,林鄭月娥政府成功了,她們成為自回歸以來首次令六四在維園滅聲的政府,成為首個令悼念燭光在維園熄滅的當權者。

然而只要想深一層,有多一點歷史常識就知道,林鄭政府令六四燭光不能在維園亮起不是甚麼成功,而是回歸以來最大的失策與失敗。正如我們先前說過,維園六四燭光集會既是和平理性表達意見的最佳典範,更被國際社會普遍視為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方針是否完好的標記,是香港人能否繼續保持自由權利與獨特生活方式的證明。特區政府「成功」封殺向來和平理性的集會,「成功」令維園黯淡無燭光只能讓居住在香港的外國人、國際友人以至各國政府官員感到香港失去了原來的光采,失落了固有的自由空間,失卻了和平理性表達意見的權利。還有甚麼比這樣的行動更打擊一國兩制的形象?還有甚麼比這樣的做法更傷害市民、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方針的信心?

失維園集會打擊一國兩制

維園黯淡無光對香港、對一國兩制固然弊多於利,伴隨政府把六四變成禁忌的各種小動作同樣令人憂慮。六四當晚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及教區在七間教堂舉行悼亡者彌撒,追思六四死難者及其他亡者,為他們祈禱。這本來是平常不過的聚會,受《基本法》、人權法保障之餘也嚴格按照政府的控疫規定辦事,只容許三成入座率及執行所有社交距離限制。可自相關團體低調公佈活動後,各種壓力、各種明槍暗箭四方八面而來,又不斷有人發放流言說彌撒可能違反國安法而被迫取消,逼得正委會職員一再澄清活動完全合法。

到六四前一天,舉辦活動的幾家聖堂外不約而同出現恐嚇橫額,對陳日君樞機作人身攻擊,又以「邪教煽亂」指摘教會辦悼亡者彌撒的做法,恫嚇教友可能墮入國安法網。暫時不清楚張貼橫額的是何許人或團體,但同一時間在不同地區掛上這樣污衊威嚇字眼的橫額赫然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目標是要警告教會及有意參與彌撒的教友、市民。

在不知名、不知底蘊的威脅下,神職人員及工作人員都作了最壞的準備包括可能有人衝進教堂搗亂,騷擾禮儀,造成滋亂,他們在彌撒開始前一再提醒教友、市民不管現場發生甚麼事都要保持冷靜,按工作人員指示應對及安排離開等。

追求自由真相則悼念不滅

應該看到,香港天主教會幾乎天天都有彌撒舉行,主要節日如復活節、聖誕等參與人數更是眾多,但從沒有像今次這樣充滿如臨大敵的戒懼,從沒有如此憂心忡忡怕出甚麼事。不過,教會、工作人員的憂慮絕不是杞人憂天。前年7月21日在元朗不是發生白衣人無差別攻擊無辜市民及地鐵乘客的恐怖事件嗎?誰敢保證不會有白衣人衝入教堂搗亂以至打人的事件?又有誰知道發生類似襲擊時執法人員會否轉身而走又或要超過30分鐘才到達平亂?

顯而易見,今年六四的肅殺實在前所未見,不僅維園悼念集會被禁,連個人在其他公園或公眾地方手持燭光悼念也受干擾警告,連平常不過、受《基本法》保障的宗教聚會也籠罩一片白色恐怖氣氛下,變得緊張兮兮;香港的集會、言論、宗教自由的前景委實不樂觀。

還好,港人的決心、韌性非比尋常。在有形無形威脅下,六四悼亡者彌撒參與的教友、市民遠超教堂人數上限,其他悼念活動、行動更是遍地開花,阻擋不了。有教友在彌撒結束後問神父,擔心明年六四悼亡者彌撒不能再辦。神父微笑的說:「有。祈禱就有㗎啦。人心喺度吖嘛!」

的確,2021年六四晚上的最大「亮點」就是人心不死。只要大家不接受指鹿為馬,不放棄對自由的堅持,不放棄對歷史真相的執着,我們確信明年六四仍會有各種各樣的悼念行動、活動。

明年見!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