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治下的中華大地,由文字用語開始,顯得不倫不類。
比如簡化字之發明,弄得愛無心、產不生,有逆字義。初時為便文盲識字,一批國內學者忍了下來。如今識字率明明已達一定水平,大陸官員卻圖以劣幣驅逐良幣,非但沒有重拾正體中文,反而期望周邊地區共同墮落。慘在有些官員和三流學者對此大表歡迎。
內地社交媒體和搜尋引擎上,大量詞藻因各種原因列為禁語,國民有知求不得,有話說不盡。舉個例,共產黨本身以及歷代領導人姓名,在多個網站均須「河蟹」,包括「共」、「習」、「溫」,簡單一句「共同溫習課本」,慘變「*同**課本」,狗屁不通。若有學生想要了解新中國發展,抱歉,凡搜尋字眼與黨有關,十之八九無結果。類似過敏現象,尤在敏感時期更顯著:2017年中共十九大期間,連「北京」和「十九大」也是網絡禁詞。說要深入了解國家,在此審查制度下,根本一場笑話。
說到禁語,最易引起過敏反應的,總是「8964」四個數字。經過多次實證,我發現跟小粉紅鬧交其實唔難。當着其面大呼8964,他們便會自動爆炸。李旺陽那般「被自殺」慘劇一日未臨其身,他們絕無深切體會,反倒緊靠極權做幫兇。
來到英倫,很不幸,通街滿巷仍是小粉紅。日前踩單車去買餸,有個人指着我車頭「香港」掛飾,無厘頭走來說:「香港是中國的。」我道:「我知道,香港深受中共影響,六四集會也舉行不了。」有見對方啞了幾秒,我追問道:「1989年北京發生了甚麼事,身為中國人你曾了解嗎?」他竟問候我娘轉身而去⋯⋯
我不曉得為何幾個數字可以引人反感,重點是8964有如魔咒一樣,可以驅逐某些煩膠,那就應該能用盡用。有些時候,做一件事並不講求實際效果,意義反而更重要。去倫敦參與「別國的事,共同的義」六四32周年悼念晚會,正是很多人知道,不能淡忘一些事情。
如此行為和言論,怕不怕傷害14億人民感情?抱歉,小弟只怕說得不夠直白。引用大陸著名作家馮驥才一句話:「只顧掩飾歷史錯誤,那是跟有病不治是一個道理」。
言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