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教育局近日計劃將國安教育滲入各個課程,在中史科建議舉辦「抗日歌曲欣賞會」,引起熱議。有中國歷史科老師坦言「就咁播唔覺有咩吸引力」,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報稱抗日歌有洗腦成份,原因中共「扼殺及埋藏好多歷史」,「創作者喺共產黨執政之後嘅悲慘遭遇,中共噤若寒蟬唔講」。官方曾在2015年公佈「十大我最喜歡抗日歌曲」,本報發現不少歌曲創作人在中共執政期間飽受煎熬,但官方文件隻字不提。
抗日歌曲的「抗日」兩字,其實已見中共史觀與學術史觀分歧,一般理解抗日時期在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至1945年日本投降,合共八年抗戰。不過大陸教育部2017年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由1931年「九一八事變」計起。劉銳紹稱,中共更改抗戰日期已見爭取中共抗戰話語權:「佢將東北當時好小規模嘅游擊隊,當係共產黨抗戰一部份,想將功績蓋過國民黨。」
誠如抗戰的話語權,抗日歌曲不是共產黨專利。大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年公佈「十大我最喜歡抗日歌曲」,不少歌曲都是內地經常播放,被誤以為是共產黨歌曲,但其實國民黨在抗戰時期亦經常使用。
現時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源自1935年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抗戰時流傳甚廣,國民黨將軍戴安瀾在第五軍第200師定為軍歌;又如麥新在1937年創作的《大刀進行曲》,歌詞講「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29軍的弟兄們!」29軍正是國軍第29軍,由國民黨將軍宋哲元統領。後來麥新加入共產黨,歌曲在抗戰時廣為流傳,「29軍的弟兄們」改為「全國武裝的同胞們」,原意現時少被中共提及。
劉銳紹指出,中共宣傳抗日歌有洗腦情況:「賀綠汀、田漢都好慘,點解又唔提呢?呢個就係將歷史不利於執政者嘅部份割裂咗出嚟,變咗我有政權,可以扼殺歷史,亦可以埋藏好多歷史。」賀綠汀是《游擊隊歌》的創作者,在戰後成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文革時他及妻子被紅衞兵用黑布蒙頭,被皮帶毒打、被折磨抄家、被上電視批鬥,連女兒亦被迫到在家中開煤氣自殺。
至於《義勇軍進行曲》及《畢業歌》作者田漢在文革時被親友批鬥,關在秦城監獄,被迫趴在地上飲掉自己的小便,死於301醫院;為《南泥灣》填詞的賀敬之在文革亦被批鬥,被剃光了頭示眾毒打。這些故事,已罕見於官方論述。又或如官方形容《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作者曹火星一樣,稱其「文革期間遭受的種種磨難」,但「愛黨、愛國,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始終沒有變」,寥寥數字抹殺可怕歷史。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