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六四32周年前夕發表聲明。他表示,天安門廣場以附近有寓意的天安門命名,但卻成為1989年中國政府殘暴行為的同義詞,讓「成千上萬要求對其政府有話語權,行使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人」噤聲。
布林肯前天發表的聲明中,點出6月4日是「天安門廣場大屠殺32周年紀念日」。他稱當年的民眾提出的訴求崇高、簡單,就是承認並尊重人權,而這些是世界人權宣言所載明的。然而,中國政府不是以有尊嚴和公開辯論來回應他們的訴求,反而以暴力相向。
聲明指出,這些勇敢的人在當年6月4日肩並肩站在一起的勇氣,提醒現今的人,不會放棄尋求當天事件的來龍去脈,包括完全記錄每位被殺害、扣押、或失蹤的人。
他提到香港政府禁止在香港舉行悼念六四的活動,稱天安門的示威呼應香港對民主和自由的掙扎。他指美國政府繼續與要求中國政府尊重普世人權的中國人一起,對32年前被殺害的人所做的犧牲,以及今天縱使持續面臨政府壓迫仍舊努力不懈勇敢活動的人,美方向他們致敬。布林肯亦在Twitter發文談論六四,並由美國駐華使領館轉發。
以往也有美國國務卿就六四事件發表言論,其中前國務卿蓬佩奧去年除發表聲明,更接見王丹、蘇曉康、李恒青和李蘭菊等六四倖存者,及發佈與他們的合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回應,上世紀80年代末發生的這場政治風波,中國政府早有明確結論。美方聲明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他批評美方借人權問題攻擊他國之前,應當「先找找鏡子照照自己,看看自身人權問題的斑斑劣迹」。
英國駐華大使館亦在Twitter發佈蠟燭照片,並轉發英國駐華公使司徒娜(Christina Scott)的帖文,指大使館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發佈蠟燭照片,20分鐘就被審查。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