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谷針運動 - 區家麟

一場谷針運動 - 區家麟

大家一定聽過電台風暴消息,真正打大風時,直播節目不斷「飛紙仔」,巴士停駛、小輪停航、學校停課,不停有新消息。政府谷針,呼籲各企業各機構一起利誘市民打針後,每隔一會就收到各大機構公告的新搞作,谷針大計層出不窮。地產商送樓、銀行贈優惠利息、機構學校推出打針假期,更有企業不單只即跟,更「大多你兩日」,打一針送三日假。諸位谷針表現,大可成為「愛國正面清單」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區政府不斷講,香港接種率低,令人擔憂。高與低是相對,你同美加、英國、歐洲比較,香港當然低,以已接種第一劑疫苗佔總人口比例計,英國及加拿大是58%、德、法、意等國亦在四成上下。但他們疫情嚴重,死得人多,感染風險遠大於疫苗副作用風險,又期望除口罩開派對暑期大旅行,誘因極多。

同周邊地區比較,香港只得約兩成接種率,也不算失禮,以第一劑接種率計,鄰近地區中,新加坡最高,接近四成;澳洲15%、韓國約12%;日本、泰國、菲律賓,不足10%;台灣、越南,低至1%至2%。比起澳門,香港的接種率也略高,中國大陸至今打了近七億劑,官方沒有提供打了第一劑的數字,估計有超過三成。

利益申報,筆者早已打了復必泰,日後出外旅行探親公幹,打疫苗將是必不可少。各國把打疫苗變成新時代競賽,因為大家都知道,誰先達到群體免疫,把瘟疫化作一場重感冒,誰就首先回復元氣領導群雄。

特區政府確實難堪,疫苗充足下,追不上政治任務的要求,自然苦惱,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林鄭、林鄭及林鄭。一個四成人評分零雞蛋的特首擔大旗,沒有感召力,再黑臉谷針,註定冇運行,任何科學解釋都事倍功半。

太政治化嗎?政府藉限聚令歇斯底里嚴打六四集會,路人皆見;政府高官做騷打科興,打開政治化的大門,又怎能怪人政治化。

宣傳谷針,似乎從一開始數據掌握就有偏差。有說科興較適合長者,但復必泰在發達國家,長期病患者照樣大規模接種,證明反應良好安全,這是何栢良說的。香港打科興後面癱的個案其實比復必泰更多,而科興沒有列明,這是孔繁毅說的。

香港人重視規矩、重視健康(或叫怕死),在戴口罩或社交距離方面,可能是全世界最自律的一群。香港疫情不算重,市民本來就缺乏誘因去打針,一早就要利誘,更需要有一個回復正常生活的明確路線圖,讓人看到彼岸。如此管治團隊,奢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