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配合洪水橋新市鎮發展,政府決定耗資41億元在西鐵綫加建洪水橋站,但新車站要到2030年才能落成,比原定時間表足足遲了六年,令新市鎮首批居民淪為「開荒牛」。運房局長陳帆(圖)卻表示,新市鎮最初人口只有4,000多人,「用41億招呼4,000個市民」並不划算。議員不滿當局違背新市鎮發展「基建先行」的承諾。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昨討論西鐵綫加建洪水橋站的工程,多名議員都指出,車站本來預計今年動工,2024年落成,但現時改為2024年才動工、2030年落成,三年變六年,令人質疑是「加咗水份」,避免沙中綫超支延誤醜聞再出現。
政府指出,港鐵會以擁用權模式發展車站,工程費用將由港鐵承擔,但如果日後收支不平衡,政府會批出預留土地的物業發展權,補貼建造費用。
路政署長陳派明解釋,工程時間表是配合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預計首批居民2024年才遷入,人口只有4,000多人,到2030年才有大批居民遷入。
田北辰議員指出,政府原先的文件講明是「基建先行」,新車站會服務2024年的首批居民,「基建先行就唔睇人數㗎嘛,我從來都唔明政府『基建先行』係要10萬個人入咗去先有,一個人入去冇。」
運房局長陳帆表示,基建先行只是精神,最好是人車同時間到,「用41億招呼4,000個市民呢,我哋用其他交通工具都係有效率嘅。」
會議亦討論了屯馬綫本月27日通車,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會上宣佈,為慶祝屯馬綫通車,港鐵將額外送出10萬張免費單程車票,詳情稍後公佈。對於車費表出現「短貴長平」問題,涉及歷史因素,會透過日後票價調整,理順票價差距。港鐵代表又稱,東鐵新訊號系統2月初啟用至今,有27宗服務延遲八分鐘或以上,但近兩個月情況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