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母親拜祭:活人抗爭到底

天安門母親拜祭:活人抗爭到底

【本報訊】「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及發言人尤維潔等七名成員,昨早如期到京郊的萬安公墓拜祭遇難家屬。死難者家屬黃金平讀出悼詞,稱32年來家屬心中的悲痛和思念絲毫未減,只是將其深埋心底,擦乾眼淚,向剝奪家人生存權的當權者討還公道,並稱「我們活着的人,一定會擔起更重的擔子,抗爭到底,至死不渝。」張先玲則對本報表示,今年便衣警走得接近一般民眾,估計為防止他們接觸到天安門母親。

■天安門母親昨早到萬安公墓,於死難者墳前鞠躬致哀。

便衣阻民眾接近

張先玲稱,今年拜祭與往年一樣,需由政府人員看守下,於早上約9時前往萬安公墓拜祭,「還是坐他們的車」。她指他們要從後門進入公墓,拜祭過程大致順利,連同準備時間,歷時約一個半小時。他們為六四死難親屬奠酒、致悼詞,過程有逾20人監視他們。她指除了監視他們的人之外,還有為數不少的疑似便衣警察在公墓「散步」,這些便衣跟往年不同,今年較接近其他民眾,估計是要防止民眾接觸到天安門母親。

天安門母親今年的悼詞指經過32年,他們仍不會忘記32年前遭受殘酷殺害的親人,「這是我們心頭永遠無法消除的痛」,稱對他們的思念絲毫不減、「只是我們將悲痛深埋心底,擦乾眼淚,向剝奪你們生存權的當權者討還公道」。悼詞又指已有難屬離世,「我們活着的人,一定會擔起更重的擔子,抗爭到底,至死不渝。」32年前,張先玲的兒子、年僅19歲的王楠在天安門西側南長街南口被射殺。數十年來,天安門母親及死難家屬們每年都向當局發公開信,要求交代六四真相,追究屠城責任。

中央社駐北京記者昨早以遊客身份到北京天安門廣場遊覽,現場所見,雖然一如往常般遊人如鯽,但警力比往常多一倍。不僅每個路口有警員站崗,盤查路邊行人的頻率也增加不少。而當年死傷最慘烈的木樨地,則有不少便衣人員把守,地鐵站部份出口被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