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維園燭光被禁,但香港大學學生會表明會延續傳統,今日洗刷校內國殤之柱和重髹太古橋上的標語,以悼念死難者,料成學界唯一正式悼念活動。會長郭永皓稱,已經多年沒有出席支聯會舉辦的六四集會,延續悼念活動是為了守護真相。
2014年後本土思潮崛起,社會激辯六四集會的意義、挑戰支聯會的愛國綱領,六四集會已多年不見各大學學生會的旗幟。郭永皓稱,自己亦因不認同支聯會綱領,已多年沒有參與維園集會,即使今年集會未有被禁,港大學生會亦不會出席。他強調悼念和「平反」不同:「(平反)都認同,不過係中國人嘅責任。」他認為悼念六四的意義是銘記真相、悼念死難者,對燭光被禁感到可惜:「紅線我地捉摸唔到,連堅守真相佢都話唔得。」
郭永皓在多個訪問中未有否認學生會立場保守,主張要和校方對話、外務要低調處理。但談到悼念六四他以「底線、原則」形容,即使校方反對亦會續辦,不能任由政權竄改歷史:「悼念活動係為咗守護真相,我地覺得係正當、正確,所以繼續做囉。」
國殤之柱是丹麥雕塑家高志活的作品,由50多個表情痛苦和被扭曲的人堆叠而成,象徵遭血腥鎮壓的死難者。回歸前最後一夜六四集會在數百名市民和學生通宵護送下運抵港大,校方一度阻撓並召警員到場,僵持多時後才得以豎立在現址。太古橋上「冷血屠城 烈士英魂不朽 誓殲豺狼 民主星火不滅」大字,則由時任太古堂宿生會主席張銳輝與同學在橋上鋪上黑布奮筆疾書,結果白漆直透布底,烙在橋上。
郭永皓稱,前人付出了很多才保住了港大僅餘的空間和言論自由,今年接棒學生會的他也希望藉延續「洗柱髹橋」傳統:「以前嘅人冇輕易放棄,我地都唔應該輕易放棄校園入面嘅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