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針BNT四日後 22歲醫科生中風 無視問題個案 政府谷12歲可打

次針BNT四日後 22歲醫科生中風 
無視問題個案 政府谷12歲可打

【本報訊】政府全力谷針,將打針年齡降至12歲之際,針後出現嚴重問題的個案卻不斷發生。一名22歲港大醫學院男醫科生5月下旬接種第二劑復必泰(BNT)疫苗,四日後中風,腦出血及面癱,入住廣華醫院深切治療部(ICU)。衞生署確認涉事男子4月30日及5月21日先後在疫苗中心接種復必泰。醫管局指患者5月25日入院,現時情況穩定。衞生署及醫管局均未有交代患者有否長期病。

本港疫苗接種率低,至今僅約兩成人打針,不少市民擔心針後出現副作用。近日再有市民接種後中風,一名22歲港大醫學院醫科生5月21日接種第二劑復必泰,四日後(25日)中風,送入廣華醫院ICU,初步診斷腦出血、面癱及口齒不清。衞生署指資料與廣華醫院5月26日呈報一宗異常事件脗合,涉事患者22歲,4月30日、5月21日先後接種兩劑復必泰。廣華確認涉事病人5月25日經急症室入院,現時情況穩定。

本港曾發生多宗打復必泰後出現腦中風個案,4月一名50歲男子在元朗體育館接種中心打第一針後懷疑急性腦中風;瑪麗醫院一名58歲急症科醫生4月中接種復必泰兩日後腦出血中風需做手術,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指患者有睡眠窒息及血壓偏高,初步顯示個案與疫苗無直接關係。而今次的中風個案為年紀最輕。

衞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早前指,個別打疫苗後出現面癱的個案疑與腦中風有關,已安排病人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另向藥廠取數據檢視外地有否相類情況。

■再有市民接種後中風,一名22歲醫科生打第二劑復必泰後四日腦出血及面癱。資料圖片

民主黨籲學校勿逼學生

另外,食衞局昨宣佈降低接種復必泰的年齡下限至12歲。據悉,政府屬意會待學生本月完成考試後,7月才開始為他們打針,最理想是暑假期間完成接種,9月開學時便可減少學校爆發風險,具體安排下周初公佈。

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表示,復必泰對12至15歲青少年保護率達100%,惟會出現較多針口痛的副作用,尤其第二針後,估計或與心理原因有關。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提醒青少年若患有哮喘或濕疹,要病情受控才可打針。

民主黨教育政策發言人鄒穎恒提醒當局,必須向學生和家長清楚解釋接種疫苗的風險,學校亦須尊重家長和學生意願,切勿透過不同手法逼學生打針。

各界全力谷針,惟教育局長楊潤雄指該局上月收集數據,全港約2,000多間學校包括幼稚園及中小學,教職員整體接種率亦僅得18%。

近日預約接種人數不斷下跌,截至昨晚8時的過去24小時,約36,100人接種和約37,900人預約接種,其中預約人數較之前一日大減3,800人。前日有五宗打針後送院個案,四人已出院,一人留院觀察。

此外,本地繼續零確診,昨只新增一宗輸入個案,37歲女患者從印尼抵港,檢疫期間確診,初步確診個案則少於五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