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六四至今已是32年前的事,香港維園的六四燭光晚會自1990年開始至2020年持續了31年,今年被禁,以後也不再會得到特區政府批准舉行。是否以後香港人就會忘記了六四?公共圖書館最近掃走了一批據說可能觸犯國安法的香港書籍,數目更多的有關六四書籍,將來會不會下架呢?中學、大學的圖書館以後准不准收藏這些書籍,斷絕學生對六四的認識?猶幸現在互聯網通天下,大量數碼化資訊在網上留存,內地可以刪除,國際上則禁無可禁,將來學生還是可以搜尋得到。到目前為止,香港人還沒需要透過VPN翻牆,只要輸入八九六四四個字,便可見到大量文字、圖片、影像資訊。這日上網一看,TVB於1989年6月4日的六點半新聞報導,由梁家榮、陸嘉敏兩人主持,內有日本富士電視、加拿大電視、美國電視的實況報導,欲認識當日情況,不難在網上一看;當年5月21日在快活谷馬場有黑色大靜坐,馬場內外水洩不通,大會發言人士有司徒華、李柱銘等等。這個大場面得到香港馬會充份合作,可能是空前絕後之舉,文匯報在5月22日發表社論「香港百萬人愛國遊行應永誌史冊」,今天重溫場景,感歎萬千。
所有六四新聞報導,以後會否在互聯網消失?當年不少痛惜、痛斥六四鎮壓的人物,今天已變成是建制派重要人物、大力擁護國安法的權貴,但他們在八九年刊登於文匯、大公的反北京廣告,已有夏其龍神父於多年前編輯成書,共兩冊,即使留傳不廣泛(左丁山買到的兩冊,已不知散失何處),相信還是會留傳後世,編寫香港地方志的歷史系畢業生和香港史專家,不會忘記寫下一筆吧!
教育局官員如何指示中學公社課程和中史課程講解六四呢?中學老師敢不敢指導學生翻看89年5月至6月4日的TVB新聞報導呢?1989年大學畢業的老師,今年54歲,當年應該曾參加大遊行,還有六年就退休了,正好把握時間,把所見的事實(現已成為史實)告訴學生,述而不論,已經足夠。懂思考的學生,自會領悟領略其中微言大義。老師課堂上一旦發表六四議論,須防有人向KOL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