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組織擺街站抗遺忘

中學生組織擺街站抗遺忘

去年六四周年,學生組織「香港思流」曾擺街站向途人派白蠟燭和傳單,成員曾朗軒說今年計劃再擺街站,主力接觸中學生,「我接受咁多年教育入面,都冇乜聽過學校會講六四,中學可能提過,但都唔深入,如果我哋唔用呢個方式講落去,下幾屆同學可能會遺忘呢件事」。他有感網上言論空間正收窄,「香港編年史」網站被封後,多個本地網絡供應商都無法連接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官方網站,故認為學生組織有必要自發傳遞歷史真相。

「民主真係好重要,一個好社會,政府應該聆聽人民聲音,作出改善,但政府冇咁做。」

剛考完DSE的曾朗軒自覺好奇心很重,小學時從常識科知道六四事件後,不斷上網看紀錄片及翻查資料了解,中三那年到維園參加六四集會,「公共悼念現在唯一作用係令六四事件受難者心靈上得到慰藉,例如當時學生領袖、天安門母親呢啲組織」,但支聯會多年訴求沒有一個達到,感覺沒太大動機再參與,但有繼續留意相關新聞,「悼念活動有其必要,但𠵱家局勢下,悼念都要承受未經批准集結、非法集結風險,甚至國安法,用咩形式舉行,要再思考。」

曾朗軒在反送中運動中常以義務急救員身份參與,亦曾為墮樓科大生周梓樂施救,親歷社運的他對六四多一重體會,深感港人與八九民運學生同樣站在爭取民主路上,亦同是受害者。他對照1989年時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曾到天安門廣場勸告學生停止絕食,「睇得出現實有一班人肯聆聽學生、市民意見,肯讓步,但因為政治鬥爭,令本可逐漸變好嘅局面變到更壞,呢個就係政治現實,好似2019年。」反送中運動同樣因為林鄭無視百萬人訴求,堅持進行逃犯條例修訂二讀,引發連串警暴,「民主真係好重要,一個好社會,政府應該聆聽人民聲音,作出改善,但政府冇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