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耶倫視像通話 貿協無進展

劉鶴、耶倫視像通話 貿協無進展

中國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長耶倫昨首次進行視像對話,雙方的新聞稿僅以極簡短形式處理,沒提及大家談論甚麼內容。中國官媒稱「雙方認為中美經濟關係十分重要」,美國財政部則指談及「坦率解決關切問題的重要性」,似乎過程並不順暢。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向本報分析指,雙方對話是自然發展,拜登的作風是任何事都可商量,但不一定成事。

新華社稿件僅132字,內容並無新意,遣詞用句跟早前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見面後相似,僅稱雙方認為「中美經濟關係十分重要,就宏觀經濟形勢和多雙邊領域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對彼此關心的問題坦誠交換了意見,願意繼續保持溝通」。

或談及華滙率管理問題

美國財政部的稿件亦只有短短六行,稱討論了拜登政府支持經濟繼續強勁復蘇,以及雙方合作領域對美國利益的重要性。耶倫稱期待下次與劉鶴有其他的討論。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中國政府顧問稱,此次通話應該提到了中國的滙率管理問題。

徐家健分析,今次兩國代表通話是自然發展,今年3月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美國阿拉斯加會晤美國務卿布林肯,不歡而散,「大家都覺得之前咁傾係唔得,𠵱家人少啲,就睇吓可唔可以多啲讓步。」他又指,中美兩國貿易戰雙方都要付出代價,尤其疫情下,「貿易戰成本更入肉……本土或農夫聲音都有反對」;美國換了政府後,反對聲音亦會傳入國會,繼而構成壓力,民主黨或認同分開政治議題,如人權、民主,與經濟議題分開,「始終涉及美國人利益,可以傾某啲經濟議題,任何事都可商量。即使成功與否,也可先傾。」

新華社/美國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