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被列本地無源頭個案的灣仔警署35歲男警,衞生防護中心及港大微生物學系經基因排序後,發現他的病毒株與科興疫苗病毒株脗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視察男警確診前行蹤後,相信男警是向樂富私家診所求醫時,一名護士處理完科興疫苗樽後,懷疑雙手被疫苗病毒株污染,當她再取深喉唾液樣本包予男警時,污染了樣本包而肇禍,衞生署已剔除此個案。
有可能是醫生在疫苗樽上抽取疫苗時,有小量疫苗外溢,污染貼紙標貼。護士移除疫苗樽上的標貼時,手部被疫苗核酸污染,再取樣本包給男警,手上疫苗病毒株污染了檢測包,樣本因而受污染。
該男警5月28日喉嚨痛、咳嗽及流鼻水,同日到銅鑼灣中央圖書館疫苗中心打針被拒,翌日到樂富私家診所求醫,5月30日交回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CT值為16至18,即病毒量高,惟他入院後多次檢測均為陰性,亦未有抗體。
袁國勇昨午3時聯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等人,先後視察樂富廣場樂家醫務中心、檢測承辦商Prenetics位於鰂魚涌的化驗所,以及銅鑼灣中央圖書館科興接種中心後,袁國勇表示,經中心及港大的基因排序分析發現,男警的陽性樣本找到的病毒株,與科興疫苗的病毒株一樣。
袁經調查後,發現男警曾到中央圖書館科興接種中心,但中心職員指男警無到過接種疫苗的位置。而男警期後到樂富的私家診所,當日診所有四人接種科興,袁推斷有可能是醫生在疫苗樽上抽取疫苗時,有少量疫苗外溢,污染貼紙標貼。護士移除疫苗樽上的標貼時,手部被疫苗核酸污染,再取樣本包給男警,手上疫苗病毒株污染了檢測包,樣本因而受污染。
他表示,酒精不能分解病毒核酸,呼籲醫護人員接種疫苗時要戴手套,除下手套後要洗手;亦不能由同一名護士處理疫苗及取檢測樣本包,建議診所分工,否則會再發生同類事件。他又指,氯水可分解疫苗病毒株的核酸,建議診所每日收工前要用氯水消毒。
衞生防護中心指,由於該名男警並無確診,故刪除其個案,換言之,本港本地個案已40日清零。曾與男警有密切接觸的50名人士包括30多名警員全部檢測陰性,可離開檢疫中心。而昨日僅新增一宗輸入個案,患者為由阿聯酋抵港的58歲男子,在何文田九龍維景酒店檢疫,無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