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保監局公佈今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受「封關」限制影響,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大幅縮水至僅1億元,去年同期為54億元,大跌98.1%,佔個人業務總額0.3%。保單總數僅927張,去年同期為2.4萬張,其中終身壽險、危疾及醫療保險分別有338、321及178張。
期內,本港毛保費總額達1,57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4.6%,主要源於部份短期儲蓄壽險保單的保費繳付模式所帶來的短暫性影響。
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1,391億元(下跌5.2%),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1,133億元(下跌8.9%);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95億元(上升48.4%);以及退休計劃業務,其供款為144億元(上升3.6%)。
若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新造保單保費為407億元(上升16.1%),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的非投資相連業務,其新造保單保費為343億元(上升 5.7%);以及投資相連業務,其新造保單保費為63億元(上升153.2%),但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保險公司首季共發出約2.4萬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涉16億元保費,佔個人業務總額4%。
保險公司排名方面,中國人壽穩佔榜首,標準新造保費錄44.36億元,按年升21.3%;中銀人壽按年升18.2%錄39.68億元;滙豐人壽則大致與去年首季相若,錄35.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