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COVID-19疫苗接種開展逾三個月,至今僅約兩成人已打針,爭取連任的特首林鄭月娥為谷針「博」表現,昨表明港人日後外遊必須打針,又首度預告本港一旦爆發第五波疫情,政府將研究限制未打針市民進入食肆、學校、圖書館、體育場地及地盤等較高風險處所,變相實施「禁足令」。不少市民炮轟政府強迫打針,揚言「最多唔入餐廳,只叫外賣」。有法律界人士直指《基本法》保障港人出境自由,質疑政府限制外遊港人必須打針的法律理據。
林鄭昨宣佈即日起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計劃,希望9月前大幅提升接種比率。為鼓勵市民打針,政府將放寬餐廳、酒吧及卡啦OK等處所的「疫苗氣泡」,顧客及員工已接種疫苗可增加每枱人數、延長營業時間,最快6月10日推行。
除利誘外,政府還有威逼措施,當局預告本港一旦爆發第五波疫情,會研究針對沒有打針的市民實施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包括不可進入餐廳、學校、圖書館、戲院、體育館、地盤等較高風險處所,又會有較長檢疫期及更頻密的檢測等。
林鄭更稱,疫苗接種將會是日後外遊及到訪內地「必不可少嘅要求」,「我唔想再見到香港再進入去年咁,場地一時就開一時就閂、一時返學一時停課。為咗唔再一刀切,當疫情來臨時,惟有以有冇接種去做界線,但真係唔希望再見到呢個情況」。
被問到政府會否仿效地產商捐居屋利誘市民打針,林鄭指政府運用公帑有不少考量,為處理疫情及接種已動用大量公帑,認為獎品或現金等誘因最好由私營機構提供,並指私營機構有責任及義務,「佢哋每日都想通返關、每日都想能夠做多啲生意」。
被追問商界相關利誘會否好心做壞事,令不適合市民為獎賞勉強打針。林鄭指相信市民會以健康為出發點。惟她認為部份市民對打針有疑慮,是因為對疫苗影響未完全掌握,或對相關數字或報道有誤會,政府會繼續向市民澄清講說。
限期9月前大幅提升疫苗接種率,是否為連任鋪路,林鄭回應指作為特首,任期內每一日「做嘅工作都係行政長官嘅工作」,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質疑政府政策方向有問題,強調即使已接種疫苗仍有染疫風險,不應當已接種者「銅皮鐵骨」,認為當局應嚴防第五波疫情,而非預告第五波爆發時會如何限制個別群組人士,「如果真係有發生,你就唔好諗住呢啲『半桶水』措施可以控制到」。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亦對政府有關取態有保留,指部份人基於身體狀況,或疫苗對他們有較大風險而沒有接種,批評限制相關人士進入場所等同懲罰,影響他們進食、教育、工作和居住等基本權利。
至於林鄭「預告」日後內地通關或外遊,疫苗接種是必不可少要求,本身是法律界人士的林志釉質疑相關法律依據,指《基本法》保障港人有出入境自由,「如冇接種疫苗,限制出境自由,我唔明佢嘅法律依據,除非出境目的地嘅相關海外地方向入境人士施加入境要求,但香港政府都唔能夠代相關海外地方施加入境限制」。
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批評政府威逼利誘市民接種疫苗,質疑市民會否就範,「點解打咗疫苗(待遇)就相差咁遠,純粹以剝削權利嚟達到公共衞生效用,我覺得好不合比例」。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政府全力谷針是因疫苗接種率低,令北京政府對特區政府抗疫成效及林鄭的能力有所懷疑,成為林鄭成績表的污點,影響下屆特首選舉選情。
政府谷針下,截至昨晚8時的過去24小時,約有36,400人接種和約37,700人預約接種疫苗,兩個數字較前日增加,其中預約接種者較前日的26,900人增逾萬人。前日有四宗打針後送院個案,其中一人打科興第一劑後心搏過慢要留院觀察。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