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格鬥●手攪麵店賣米線 網民引戰「勝譚仔」大家食J多餸W 狀元骨好評

性價格鬥●手攪麵店賣米線 網民引戰「勝譚仔」
大家食J多餸W 狀元骨好評

大家食老闆呂茂正,由住劏房新移民到坐擁千萬豪宅,這個勵志故事引來網民關注,有讚有彈,亦有人出post引戰:「打得贏譚仔嘅只有大家食J」。大家食跟譚仔、譚仔三哥同是麵食連鎖店,前者主打手攪麵,後兩者主打米線,咁都有得比?原來大家食也有賣米線,又有自選餸。記者找來三位不同年齡層網民試食,看看大家食和譚仔三哥的出品有何不同。

試食前先說說背景,兩大集團都在九十年代發迹。譚仔最近上市相信很多人知道,一九九六年在長沙灣開第一家店,後來四兄弟拆夥分家,二〇〇八年再開譚仔三哥,三年前譚仔和譚仔三哥被日本丸龜製麵收購,現時在香港已經有超過一百間分店,香港雲南米線市佔率約百分之七十,十分厲害。

大家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定是其老闆軍佬頭標誌加「J」字樣。老闆呂茂正一九九二年從海豐來港,看中港人喜歡吃麵條,一九九八年用推木頭車賣雞蛋仔賺來的二十多萬積蓄,在深水埗福榮街開店,最高峯有九間,現時有七間分店。大家食和譚仔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食家蔡瀾都曾推介。

後生女未食過 「門面簡陋」

今次評判有三位:七十後深水埗蒲友兼「叁拾士多」老闆Kent、八十後fb「香港米線關注組」版主Ryan,以及九十後譚仔粉絲Debbie。Kent指大家食最初給人的感覺是一間普通茶餐廳,印象最深的是老闆陸軍裝髮型,「沒有刻意去吃,只是知道它有很多麵舖,這類餐廳有很多,所以未必會選擇它。這個比拼有些特別,因食物類型不同,但兩者湯底相似,價錢亦貼近。」

Ryan指兩店食物各有支持者,「幾年前吃過大家食的手攪麵,味道不太差。」至於最年輕的Debbie雖是石硤尾街坊,卻沒有吃過大家食,「門面很簡陋,令我完全沒衝動入去。印象中它是快餐店,怎料原來吃手攪麵,很意外。如果大家食可以和譚仔匹敵,為何分店數目可以差這麼遠?」

先比較兩店的款式和價錢,譚仔三哥的湯底選擇較多,酸辣亦有兩個版本;大家食自選餸的種類有五十款,譚仔三哥只有二十六款。

譚仔三哥出餐快 加餸較平

價錢方面,兩者只有清湯不用加錢,但大家食的酸辣最貴要加四元。若是一餸麵,大家食麵底二十一元再加最貴配料十元都是三十一元,較譚仔三哥的三十三元便宜。不過若要加餸,譚仔三哥的大部份選擇是五元,但大家食自選餸平均要八元,若點兩餸或者三餸則可能譚仔較便宜。

至於服務,侍應阿姐態度差不多。送餐速度譚仔三哥則快一些,六分幾鐘已經送到。

綜合三位對麻辣湯底米線的評價,均認為大家食的米線煮得較腍,整體辣度較低。大家食有些配料很特別,像過山雞、狀元骨,但墨丸質素明顯不夠譚仔三哥好味,炸醬和譚仔三哥明顯不同,似台式肉燥,雖然偏鹹,但用來拌麵味道不錯;附送的菜甫,雖然份量少,但頗惹味。大家食粉絲可能會說這個比拼不公平,明明最出名的是手攪麵,又怎能不試,評判們都有同一想法,所以即場加映茄蛋湯底手攪麵,配料選狀元骨及鹹腩肉。三位都推介狀元骨,指它像椒鹽骨,難得炸後仍有肉汁,至於手攪麵就較米線出色,茄湯卻很稀。

大家食麻辣湯底米線和譚仔相比,辣度較低,米線較腍。

削搖麵即刀削麵,以機切麵取代人手,但頗有彈性。

大家食自選餸有五十款,是譚仔三哥的兩倍。

大家食的廚房一次最多可煮五碗麵,不過上菜速度較譚仔三哥慢。

老闆呂茂正轉了髮型,不再是招牌陸軍裝頭。

三人又試茄蛋湯底手攪麵,配料是狀元骨及鹹腩肉。$48

【狀元骨 $21】 像椒鹽骨,很惹味,不會炸得太乾。

【過山雞 $21】 招牌小食,先炸再加調味,老闆拒絕透露配方。

網民揀乜

【Ken】 滷大腸、墨丸、酸菜;酸辣,$53。

【Debbie】 過山雞、竹笙、炸醬;麻辣,$51。

【Ryan】 滷大腸、過山雞;麻辣,$43。

譚仔三哥的麻辣湯底較濃,而且辣度分10級。

記者:何嘉茵

攝影:郭于祺、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