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疫情嚴重,學校停課,餐廳禁堂食,外出也一定要戴口罩,這種要留在家中和孩子困獸鬥的日子,相信大家也很熟悉。
還好,台灣的居住環境比較大,一家五口留在家中,各人還勉強可以有自己的空間。睡覺、上網課、看書、打機……
望着窗外藍天白雲,真的很想出門舒一口悶氣。最近台灣也面臨缺水危機,本來打算讓孩子在門外花園開個小水池泡泡水,但最後也逼不得已取消了。
天天留在家中煮三餐,還好早前在漁港買下一堆蜆和海蝦,讓我們連吃了幾餐海鮮餐,不能外出那種鬱悶心情,使人留在家中就想大吃大喝,吃一些讓人開心的食物滿足自己。
現在一天的時間彷彿變得很長,三個小孩晚上好不容易才睡着,我們終於可以耳根清淨,有一點私人空間,輪到夫妻二人總算可以坐下來吃消夜,看看電影,開一包薯片、開罐啤酒,享受僅餘幾小時的安靜時間。
想不到這樣的日子才過了一兩星期,有一天睡前老公突然喊腳痛,痛得連走路也幾乎不行,在沒有扭傷碰撞的情況下,我只好叫他早點上床休息,看看明天睡醒情況如何。誰不知隔天早上,腳痛情況依然沒有好轉,當我們正在猶豫要看骨科、跌打、推拿還是針灸時,香港的家人剛好致電過來和我們視像通話,嫲嫲就說了一句:「應該是痛風吧!」
一言驚醒,他們的家族史本來就有這個病例,連續幾天下來的蝦、蜆、啤酒、梅酒、消夜即食麵、凌晨兩三時才睡覺,再加上最近疫症給我們帶來各種壓力,身體很快就響了警號。
馬上上網查找痛風的資料,老公看過醫生打針吃藥,很快就不再腳痛了,朋友們都紛紛說,這是要我們多做運動的警號,說實在,這段日子中,我們許久沒有流汗了。於是我們馬上努力尋找可以做運動的機會,在家做飛輪健身單車、用跑步機?還是可以偶然帶着孩子,把口罩戴好,在外踩踩單車?之前每星期我還有到附近運動中心做瑜伽的習慣,疫症來了,大家都在家耍廢,要留在家中自發做運動,其實真的不容易。
其實來了台灣幾年,真的沒有好好養成做運動的習慣,老公這次腳痛,正好提醒我們真的要改變生活習慣。戴着口罩在外做運動真的不簡單,還好我們住在台灣小鄉下的半山上,人煙比較稀少,尤其是現在,我們的社區路上幾乎行人都沒有,或者這就是我們開始運動的一個契機。
以為疫症過去了,誰不知又來個回馬槍突襲台灣,都彷彿再次提醒我們,沒有甚麼比健康更重要。又是因為這一波疫症,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在台灣的生活,除了家中三個孩子永遠停不下來,身邊一切彷彿都停頓靜止了,沒有藉口再說自己很忙,只好乖乖留在家中,好好反思和期盼疫後的日子,如何調整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步調。
人生難得被迫安靜下來,就好好聆聽身體給我們發出的警示,也趕緊把飛輪單車買下來,就讓這個新玩具,提醒我們要健康活下去。
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土生土長香港人,三個小男生的媽媽, 2017年舉家移民台灣, 重新出發,在台灣經營着四家餐廳。 著有《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和《移民台灣大作戰》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