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nd今起認購 料搶爆 專家籲短炒獲利 首日見103元可沽

iBond今起認購 料搶爆 
專家籲短炒獲利 首日見103元可沽

【本報訊】政府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今起發售,市場預期在全球經濟復蘇下,未來兩年通脹升溫,加上大市表現牛皮,料資金紛紛泊岸iBond。專家料隨着通脹上升,iBond潛在回報有望逾2厘,建議認購五至十手,料可獲派兩至三手,並部署短炒獲利為佳。

今輪iBond發行額為150億元,按市場情況最多發行200億元,較以往100億至150億元為多,年期為三年,每六個月派息;保證回報為2厘。投資者可於今早9時起透過配售銀行、證券經紀等認購,6月11日下午2時截飛;6月24日上市,可在港交所(388)二手市場買賣。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稱,市場憂慮央行提前結束放水、加息步伐越行越近等,市場均擔心通脹升溫,故預期資金追捧iBond,「若iBond首日掛牌達103元水平,可先行沽出;若認購資金並非閒置,則建議短炒」。盈立證券研究部總監陳偉聰同樣建議投資者短炒,「長揸利息約2厘,事實上跟市場其他基金產品回報相差無幾,故風險回報嚟睇就唔使長揸」,料抽五手將獲派兩至三手。

銀行券商紛推優惠吸客

多間銀行及券商推出相關優惠吸客,包括豁免認購費、託管費、代收利息費、到期贖回債券費,以及存入及轉出費用等。券商似乎較進取,其中耀才的「11免」優惠最多、陸金所香港推「7免」優惠;英皇證券則以創意吸客,稱客戶在iBond發行後的一個月內交易達兩次或以上,可獲贈兩張英皇戲院電影禮券。

至於銀行普遍提供「5免」至「10免」優惠,當中上海商業銀行的新證券客戶最實惠,享有「10免」之多;滙豐則有「7免」優惠。滙豐環球資本市場常務總監兼大中華區固定收益交易部主管黃子卓表示,是次發行將進一步推動香港零售債券市場發展,並促進二手債市活動。隨着本地經濟展現復蘇迹象,零售投資者更可藉此機會參與市場的中短期潛在升幅。

中銀則豁免iBond認購費用;花旗香港將豁免認購手續費、存倉費、代收利息費、到期贖回費、存入及轉出費;招商永隆推「7免」優惠,包括豁免首兩星期經場外交易市場沽出iBond的債券交易費,及經港交所沽出iBond的交易佣金。

去年發售的iBond 7(4239)接獲約46萬人申請,總認購金額約389.3億元,超購2.9倍;獲分最多四手。iBond 7昨收報104.2元,年內高見104.95元,以四手、未計手續費計,賺近2,000元;若持貨至今,本月17日將收到首次派息,年息率為2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