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內功過】
內坦亞胡在1996年至1999年首次出任總理,2009年領導利庫德集團勝出大選,再登寶座,合共在位15年,較以國首任總理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還要多一年,為該國在位最長總理。
過去12年,內坦亞胡最亮眼的政績,必然要數去年先後與阿聯酋、巴林、蘇丹及摩洛哥四個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外界普遍假設以色列要先與巴勒斯坦達成和平協議,才能與阿拉伯國家穩定關係,內坦亞胡的行動令大家大跌眼鏡。
這份外交大禮是由美國斡旋所得。內坦亞胡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關係良好,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下令國務院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隨後更將負責處理美國與巴勒斯坦事務的美國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併入駐以大使館,及關閉巴勒斯坦駐美代表團辦事處。
內坦亞胡任內的以巴和平基本上無進展,過去七年雙方的正式談判越來越少。以國國內阿拉伯少數族裔與猶太人之間的緊張關係日增,是早前以巴衝突的導火線。
有分析批評,內坦亞胡有份促使國內極右影響力增加,而他面對貪腐指控卻戀棧權位,無疑破壞法治及民主常態,他亦因官司纏身而無法專注管理國家。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