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早前將接種COVID-19疫苗年齡降至16歲,多間大專院校隨即要求學生新學年開始前打針,一眾即將升讀大學的應屆文憑試畢業生除要考慮升學路向外,亦須考慮是否打針。有調查發現逾44%受訪應屆文憑試畢業生表明不會打針;支持及反對大專院校要求師生新學年前打針的比率亦各佔一半。
青年團體「青年新世界」上周五成功訪問458名應屆文憑試畢業生,結果發現44.4%受訪者表明不會接種疫苗,有42.5%受訪者則表示「可能會」,僅12.1%受訪者表示會打針或已打針。
在表明不會接種疫苗的受訪畢業生中,近75%人稱擔心接種後出現嚴重副作用;13.3%人認為接種後仍有機會受感染;其他願意或考慮接種疫苗的受訪者中,56.5%及24.1%人分別選擇復必泰及科興疫苗,有11.6%人則「兩種皆可」。
對於多間大專院校要求師生於新學年開始前接種疫苗,支持及反對大專院校「谷針」政策的比率分別為47.6%及49.6%。63.2%受訪者考慮定期進行病毒檢測代替打針,以應對大專院校要求,選擇打針者僅30.4%。
青年新世界學術顧問兼理事陳嘉詠指調查顯示應屆文憑試考生對大專院校「谷針」政策仍有分歧。她希望各大專院校在新學年繼續提供檢測資助及流動檢測站,令更多學生可回校上課;學校亦應繼續提供網上課堂予不願打針及定期檢測的學生。
青年新世界副主席鄧咏堯建議大學優先讓已接種疫苗的學生到海外交流或使用大學康體設施,提高學生接種疫苗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