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女士以前唔喜歡別人用「谷針」呢兩個字,點知最近佢口鋒一轉,自己都講「谷針」(5月18日引述有社論指現時狀況更需要「谷針」,但在5月4日林鄭不認同「谷針」說法。),點都好啦,林鄭要轉軚就轉軚,現在時興講法係從善如流,轉好過唔轉,講老實話,市民更容易明白!幾多人打咗針呢?截至5月27日,市民已接種逾225萬劑疫苗,至少接種第一劑嘅有超過130萬人,接種了第二劑嘅有94萬7千7百人,與其他區比較,香港算係不過不失,但要達到中、美、英水平,仍有一定距離。
點解市民對打針冇乜熱情?在陸羽見到兩個名醫,問佢地對病人畀乜意見?兩人都話已接種復必泰,感覺良好,最初一兩日,係有一啲痛,之後就冇事。如病人問及,佢地話會叫病人接種疫苗,但如果驚就費事咯,請病人自己決定,病人多數驚面癱、死亡呢類,但論統計數字,比率極低,即使唔打針,亦會發生面癱、血管有事而死亡嘅啫。
問律師W及餐飲M,兩人年逾70,都已打咗復必泰, 餐飲M話要湊孫,知道自己成日出外飲食,驚住受傳染會累及孫兒,故此打咗針。
之後坐的士過海,多口問司機打咗針未,司機話:「最初約埋成班行家去打針,點知見到有死亡事件,個個縮沙,唔打咯。」發生意外事件比率好低啫!司機話:「都係咪搞,六合彩唔見我中,打針中招嘅話,搵邊個可憐,成班老友都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乃常人心理,家中菲傭本已約好幾個同胞去打復必泰,點知聽到有菲傭印傭死亡消息,又係即刻甩底,唔去醫院打針。
身邊不少朋友都打咗針,絕大多數打復必泰,亦有好多朋友話要問過家庭醫生或心臟科醫生先至決定。咁就帶起咗一股電腦掃描熱潮,朋友Q遵醫生囑咐,打電話去聖保祿醫院預約掃描,點知要排一輪、問清楚,係聖保祿醫院最近好好生意,大把人要掃描心臟也!其實唔止聖保祿好生意,其他醫院亦然,啲radiologist忙到不得了。一個意外效果係掃描結果出咗嚟之後,不少人嘅血管中至高度(50%至70%)收窄,為通波仔專家(心臟科醫生)帶來「疫情花紅」(一般通波仔要近20萬元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