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高科技學院推「中國創造」

設高科技學院推「中國創造」

面對着美國在高端科技的技術封鎖,中國教育部本月中旬公佈12所大學將成立首批「未來技術學院」,企圖打破困局。教育部在公告中明言此舉尋求「突破常規、突破約束、突破壁壘」,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清華大學上月成立集成電路學院,外界稱為「晶片學院」。

聚焦AI 大數據技術

將設立「未來技術學院」的12家院校包括北大清華兩家傳統名校,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一批知名的理工系大學。據華南理工學院的官網指出,其未來技術學院將聚焦於「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教育部在公告中開宗名義地指出:「未來技術學院建設要瞄準未來10至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常規、突破約束、突破壁壘……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且希望以此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基礎」。

近年來,中興華為等科技龍頭企業被接連封殺,而不少先進技術卻遠遠落後於外國,其中半導體產業最為嚴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方晉表示,「我們的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還有較大差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多次公開發聲,稱「大國重器不可假手於人」,使得中國下決心在科技發展上「下重藥」。

未來技術學院與清華大學月前成立集成電路學院,也是基於科技領域上的危機感而成立。內媒《科技新報》日前引述一名中國半導體專家表示,中國也需要10多年才能趕上全球同行。

中國教育部/《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