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藥刊三期測試 指有效率逾七成

國藥刊三期測試 指有效率逾七成

美國傳媒引述消息指,世衞正要求中國科興生物提交更多COVID-19疫苗數據,未能如期本月內決定是否向疫苗批出緊急使用許可。至於中國國藥滅活疫苗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首次在學術期刊公佈,指保護效力逾七成。

國藥疫苗臨床試驗報告前天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指臨床試驗所使用的兩款疫苗WIV04和HB02,分別由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及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和生產,所用的病毒株則分別分離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兩名患者。

研究去年7月中至12月在阿聯酋及巴林進行,共40,382名18歲以上人士參與。結果顯示,接種兩款滅活疫苗兩針後14日,與對照組相比,WIV04疫苗組的保護效力為72.8%,而HB02疫苗組的保護效力為78.1%。報告認為兩款疫苗普遍有效減低有症狀感染,出現嚴重副作用情況相當罕有,而最常見不良反應是注射部位疼痛,其次是頭痛。

國藥去年曾公佈疫苗第三期臨床研究中期數據,指保護效力80%,但當時無透過國際醫學期刊公佈數據,未經同行審核。

科興沒數據 世衞延審批

世衞早前將國藥列為緊急使用疫苗,但科興審批仍有阻滯。《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世衞正要求科興提供疫苗更多安全數據及生產流程資料,評估是否符合世衞標準。世衞高級官員預計要延至下月才有最終決定。科興未能依時提交數據原因不明,但消息指,其中一個原因是科興不如阿斯利康、強生或輝瑞等西方藥廠般熟悉世衞的審批程序。

世衞免疫接種戰略諮詢專家組成員穆赫蘭德指,根據目前科興提交的數據,他仍憂慮疫苗引發抗體水平低,疫苗有效期及如何助達致群體免疫仍未有答案。

新華社/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