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年前支聯會常委兼荃灣區議員趙恩來仍是一名中三學生時,一次參加支聯會六四遊行後,自發報名參與支聯會青年組(支青組)工作,2014年起更出任該會常委。趙自言早料香港早晚變成大陸一樣,近來北京對港政策轉變,只是由昔日溫水煮蛙變成近年瘋狂打壓,但他認為,官方至今未有定性支聯會綱領違法,現在試圖揣摩政府想法去避開打壓毫無意義,如在現存空間下,「做自己一路做開嘅嘢,堅持自己一向嘅原則」。
今年35歲的趙恩來憶述,2001年他仍是中三學生時,已因傳媒和社會就六四事件討論,加上學校邀請嘉賓分享,已令他希望進一步了解六四事件。同年他參加六四遊行後,決定報名加入支青組,「我當時作為年輕人,見到每年都有數以萬計嘅人到維園,對我嚟講係相當震撼,點解呢班人咁多年嚟都堅持去到呢個地方紀念呢樣嘢呢?」他之後明白,六四燭光背後,承載着港人希望中國有民主、要求中共官員為六四屠城負責的沉重歷史。
趙恩來相信,若六四集會從沒在港出現,港人對六四事件認知或已消失,多年來支持平反六四的港人,是30年來香港民主運動重要基石。然而隨時代轉變,他認為支聯會「大台」角色已淡化,近年參與維園六四集會的年輕人,主要不是支持支聯會,而是希望爭取民主和表達對屠城不滿,「今時今日即使冇支聯會,香港人繼續悼念六四同爭取民主,唔會因此而停止,只係換過另一個形式」,並指前年反修例時,警方多次不批准民陣發起遊行,還是有數以十萬計港人走上街頭,清楚反映香港民主運動形態早已改變。
自言向來悲觀的趙恩來又認為,政府若要剝奪和打擊港人的自由和權利,其實毋須動用國安法,只須透過各種現行法例已可達到目的,如透過《公安條例》和限聚令限制遊行集會自由,直言港人在「避無可避」下,與其揣摩政府紅線所在,「不如做返自己一路做開嘅嘢,堅持自己一向嘅原則」。
■記者林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