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大(3333)去年踩中內地三道債務紅線,至今未能甩身。內媒報道,中國銀保監會正調查恒大與其債券持有人盛京銀行(2066)之間逾1,00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翻查股權架構,恒大正是盛京單一最大股東,盛京若持恒大債券屬關連交易;同時不少香港股壇猛人也是盛京股東,包括已故富豪鄭裕彤家族、孫粗洪、張松橋和莊友堅太太羅琪茵。
財新傳媒旗下《我聞》平台報道,盛京持有大量由恒大發行的債券,通過直接或間接渠道向恒大「輸血」,惟未有提及消息來源,銀保監正對恒大和盛京交易進行調查。恒大、盛京銀行和中國銀保監會皆未就報道作出回應。恒大昨日跌2.5%至12.58元,盛京銀行則升0.6%至6.92元。
恒大早在2016年2月認購盛京銀行3.24億股H股,涉資約39億元,持股比例達5.59%;同年再與5名內資股股東簽訂協議,以總代價近100.2億元人民幣收購內資股,令其持股增至27.24%。至2019年底,應大陸政府向盛京銀行發出的要求,恒大提高對盛京銀行的持股,據盛京銀行2020年年報,恒大持盛京內資股49.59%,以佔整體已發行股數計則為36.4%。
截至去年底,恒大信用情況改善,但仍然違反所有降低債務水平的監管指標,即所謂的三道紅線,公司計劃要於未來兩年內減少其大約一半的負債。另一邊廂,據《證券時報》本月中報道,盛京銀行因涉及房地產領域的貸款有違規,被銀保監罰款400萬元人民幣,為近期內銀因同類問題被罰款最多的一間。
盛京銀行的其他股東亦惹人注目,例如「重慶李嘉誠」、中渝置地(1224)主席張松橋持3.69%股權、鄭氏家族旗下周大福代理人持股2.04%、「仙股大王」孫粗洪持股4.78%、維他奶後人羅琪茵持4.67%。「鋤DEE會」核心成員劉鑾雄的華人置業(127)及華置執行董事陳凱韻(甘比),也曾持有盛京股權,惟經減持後,持股降至毋須再披露水平。
內地監管機構關注銀行向控股股東旗下公司貸款的情況,經典案例是明天系旗下包商銀行,一邊吸收公眾的存款,一邊向明天系旗下空殼公司進行違規貸款,涉資1,560億元人民幣,銀保監亦於2019年5月接管包商銀行。國開行副行長周學東去年撰文分析,包商銀行案例顯示即使銀行有較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但事實上控制權由大股東及內部人士把持,會形成行長「一言堂」的格局,黨委主要負責人也附庸於大股東,形成公司治理失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