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月員成為近年熱門工種之一,24小時當值的星級陪月員更天價8萬元薪金,陪月員除照顧初生嬰兒,亦為媽媽進補調養,不過質素參差,當局缺乏監管,在投訴無門下,有新媽媽花了錢後仍只能「靠自己」,紛紛在網上公開「黑心陪月」劣行,警惕其他媽媽。
現時一般資深陪月員8小時工作,月薪由24,000元起,具經驗、口碑好收費可達32,000至38,000元,且極為搶手。不過有部份陪月員質素麻麻,不少親子網站或媽媽谷成為一眾媽媽公開陪月「黑歷史」渠道。有媽媽聲稱在BB房裝置隱蔽鏡頭,竟發現陪月員餵奶中途用兩手捉實幼嬰頭部打轉,過程歷時七秒,質問下陪月員稱這是「掃風」,更堅稱手法無問題。
亦有媽媽指控陪月員將嬰兒放在飯桌換片,之後離開與外傭「打牙骹」,疏忽嬰兒安全。僱主質問陪月員:「你咁樣放佢喺枱好容易跌佢落地喎。」對方竟理直氣壯說:「咁梗係啦BB 識郁㗎嘛。」全無歉意。
僱員培訓局雖有開設陪月員證書課程,但有超過20年經驗的資深陪月員謝燕飛指,市場需求大,但質素未必有保證:「有好多新入行嘅陪月員靠中介公司搵工,中介會吹噓佢嘅經驗,請咗新手就會覺得名不副實。」
她又指,有中介公司會推出進修課程,「呢啲證書可能讀兩個鐘,或者畀錢都有張證書。」認受性相對較低。飛姐承認,沒有明文規定要有專業證書,未修讀過相關課程的陪月員亦能魚目混珠,加上政府沒有規定一定要有相關資格,出事亦難以追究。
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組織幹事梅錫智亦指,除陪月員外,現時業內陪月中介亦良莠不齊,他認為中介應根據《職業介紹所規例》領取牌照,受勞工處監管,「好多中介就咁喺社交平台開個page就做生意,到出事時就人間蒸發。」他提醒新媽媽在面試時要了解陪月員資歷及背景,又或出些問題「考考佢」,避免工作後才發現貨不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