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膚小叫:肚子直覺(盧景勳)

大膚小叫:肚子直覺(盧景勳)

「Gut feeling」 是外國人的諺語,代表不用大腦思考,從肚子裏產生的直接感覺。我們的肚子真的能夠思考嗎?直至近十年科學家發現腸道除了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擁有大腦以外最複雜的神經系統,有多達一億以上的神經細胞分佈在腸道,並透過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與腦部互相聯繫。大部份人都認為大腦是人體指揮官,其他身體器官都要聽命行事。但有趣的是,九成神經連接通道會把資訊「反方向」從腸道傳送給大腦,所以腸道又被稱為「第二大腦」。而腸道微生物菌群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情緒管理的荷爾蒙如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90%都是在腸道細菌裏製造合成的。血清素與我們的情緒、睡眠、食慾及學習記憶有關係,因此想要有好心情,就要吃「好東西」,養好腸道微生物。

在《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查看了2003年至2019年間發表的71項臨床報告,探討益生菌如何幫助患有焦慮和憂鬱症患者。研究發現服用合適的益生菌可以幫助緩解焦慮和憂鬱症狀。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同時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疾病的患者,益生菌亦能夠改善腸道排便症狀。 合適的益生菌能幫助人體維持腸道內健康細菌和其他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從而經過連接腸-腦軸線的迷走神經調節我們的情緒。

日常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甚至心情低落,大家可能會選擇食「comfort food」,例如雪糕、汽水、朱古力、薯片等小食來放鬆心情。高血糖指數食物可以短暫提升身體內多巴胺及血清素,令人心情變佳。偶爾進食一下「comfort food」的確可以有短暫的快樂,但長期進食高糖份食物會影響身體代謝功能,腸道菌群亦會受到破壞,產生慢性炎症,反而得不償失,所以都是淺嚐為妙。最重要還是要注意均衡飲食,多食不同顏色的生果蔬菜,減少進食加工食物,多做帶氧運動,保持腸道微生態健康。

盧景勳醫生 中大榮譽臨床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