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強生疫苗致血栓 德專家:破解有法 有望全球普及接種

AZ、強生疫苗致血栓 德專家:破解有法 
有望全球普及接種

阿斯利康和強生的COVID-19疫苗,因為有極少數人接種後會出現可致命的血栓,被多國限制或放棄接種。德國有科學家聲稱已破解這種腺病毒載體疫苗導致血栓的原因,並指已掌握解決這問題的方法,令這兩款疫苗有望在修改後真正發揮全球普及接種的潛力。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教授馬沙勒克(Rolf Marschalek)領導的團隊,前天發表未經同行評審論文,指他們的實驗和研究發現,問題是出在導入機制上。

強生接觸實驗室查詢

腺病毒疫苗是利用普通傷風的腺病毒,經過無害化處理後,將COVID-19病毒負責生產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基因序列,併入腺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注射入人體後,腺病毒將刺突蛋白的基因序列導入細胞核,在內指示製造刺突蛋白,刺突蛋白冒出細胞表面後,刺激免疫反應和產生抗體。

馬沙勒克指出,其實病毒一般是在細胞液製造蛋白,他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當這些病毒基因在細胞核內,是會製造一些問題」。論文指其中一個問題,是刺突蛋白在細胞核內個別部份會分離和產生突變,無法與細胞膜結合。這些浮動的突變蛋白會被細胞分泌到體內,導致約10萬人中有一人出現血栓。

相比下,輝瑞和莫德納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將刺突蛋白的基因物質送到細胞液,沒有送入細胞核,就沒有出現血栓問題。

他認為,只要疫苗研發機構修改刺突蛋白的基因序列,防止其分離,就可以解決問題。他指強生已接觸他的實驗室,查詢如何修改其疫苗,並指強生疫苗所用的刺突蛋白基因序列,本身比阿斯利康所用疫苗所用的較少易有「分離」問題,所以出現血栓個案率也較低。

現時英國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3,300萬人中,至少309人出現血栓,56人死亡。歐盟有1,600萬人打阿斯利康,至少142人出現血栓。美國上月約700萬人接種強生疫苗後,有6人出現血栓,3人死亡。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昨指正調查在比利時錄得的首宗注射強生疫苗後血栓死亡個案,歐盟有134萬人注射強生疫苗,比利時前天停止為41歲以下人士接種強生疫苗。

■印度接種的Covishield是阿斯利康疫苗的印度版。路透社

學界指尚欠證據支持

阿斯利康和強生疫苗都不需要超低溫儲存,前者價錢低廉,後者只需打一針,原被視為全球接種疫苗主力,出現血栓副作用問題後,雖然世衞和EMA等都指接種仍是利多於弊,但多國都限制不讓較多出現血栓個案的較年輕群組接種,甚至全面棄用。香港政府原預購75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但至少今年不會引入。

馬沙勒克的發現為這兩種疫苗帶來新希望,但專家指科學界對血栓形成有其他理論,如疫苗觸發的免疫效應會令極少數人形成血栓,他的說法尚需進一步證據支持。波恩大學教授奧登堡指,馬沙勒克對於由刺突蛋白分離到形成血栓的因果鏈,尚欠證據。

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

■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血栓罕見副作用,科學界正積極找尋成因和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