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退學潮 中小學憂縮班、殺校

移民退學潮 中小學憂縮班、殺校

【本報訊】受疫情及港人移民潮影響,中小學面臨縮班危機。教協調查發現,有中小學本學年已流失逾50名學生,部份小學新學年小一要縮班,更罕現小二或以上班級縮班。學校憂慮退學潮影響新學年收生,增加殺校危機,教協指教育局近期大幅改革通識課程,又引入國安教育,減低家長對香港教育的信心,決定移民及退學,建議教育局及早與學校商討穩定措施,包括下調學校各級開班線,彈性處理新學年「點人頭」規定等。

教協:課程大改損家長信心

教協本月7日至21日以電郵問卷訪問954間中小學校長,收到130間小學及53間中學回覆。結果顯示全部受訪小學及94.3%受訪中學有學生已經或計劃退學。

小學受退學潮影響較大,三成小學流失21名或以上學生,其中三間小學更流失超過50人。一間規模較小的小學因跨境學生退學受嚴重影響,流失學生佔總人數超過20%。移民或到海外升學是學生退學主因之一,28間受訪小學表明來年小一需要縮班,七間小學更因學生退學,出現罕見的小二或以上班級縮班情況,其中四間更同時面對小一、小二或以上班級同時縮班。

中學受退學潮的影響相對較小,僅一間中學有超過50人退學, 31間(近六成)受訪中學表示退學人數為10人或以下。惟約三成半中學預計下學年退學人數會增加。

教育局會先向學校發「開班信」,並於開學後「點人頭」。小學普遍對新學年能否取錄足夠新生不表樂觀,六成半受訪小學擔憂或非常擔憂2022/23學年小一要縮班。

教協會長馮偉華指,以往教育由專業領航,但近兩年似乎變為行政主導。他以通識科改革及國安教育為例,指政府「加咗好多嘢,都唔知點教」,「鍾意點改就點改」。他認為教育措施的各種不肯定,減低家長對香港教育的信心,決定移民,讓子女退學。

教協表示十分關注退學潮引發的縮班甚至殺校危機,建議教育局與學校商討穩定措施,如下調學校各級開班線、凍結各級班數、及彈性處理「點人頭」規定,避免學校於縮班壓力下被迫互搶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