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啤酒評審、侍酒師資格,也是香港精釀啤酒俱樂部fb管理員,閒時會教釀酒……」80後Kenneth Ho是香港啤酒關注組fb活躍成員,愛上啤酒13年,近年更無聊事認真做,正職市場營銷,「副業」是公餘到酒廠試酒、在網上搜羅外國酒廠的特色啤酒、開工作坊、做評審、寫文分享啤酒經等,但家人不時有怨言,「太太覺得我常常出去玩,始終喝啤酒給人印象是玩樂,我卻跟他們說我很認真地喝,的確難以理解。」
大約2008年起,Kenneth就愛到酒吧喝酒,卻發現不同酒吧的雞尾酒味道參差,於是愛上味道相對穩定的啤酒。2013年,他開始喝手工啤酒,香港的手工啤品牌也陸續起步,啤酒變化之大,令他更醉心研究,甚至去考啤酒侍酒師認證(Cicerone)和啤酒評審認證協會(Beer Judge Certification Program)認可評審資格。有時他旅行也是為了啤酒,除了享受過程,也是學習以客觀的角度品嚐啤酒,「啤酒一般只以四種原料:麥芽、酵母、啤酒花及水製作,透過不同酒譜,可以創造很多種不同味道,這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此外,想細細品嚐或劈酒都可以,更有人喜歡炒賣啤酒,豐儉由人,每一個體驗也很有趣。」
從青島、藍妹這些超市買到的啤酒,到一些稀有、酒廠只會限量做1,000支、索價幾千元的啤酒,Kenneth都有喝過,「試過有外國酒廠在網上賣酒,因時差,我要凌晨3時開始坐在電腦前『捕』住,怎料開賣一分鐘內已售罄。我曾成功買過一支美國酒廠做的木桶熟成黑啤,小小一支330毫升,5,000多港元,跟幾個朋友分着喝,每人只喝到一小杯。」罕有貴價,味道當然好,但Kenneth說:「有一些便宜得多的啤酒,也有差不多味道。有時不是因為別人覺得好喝或價錢昂貴,就一定好。啤酒喝多了,也會追求一些平價,或者本地啤酒。」
醉翁之意有時卻不在酒,Kenneth也愛以酒會友,同時欣賞不同地方文化,「啤酒是一個社交飲料,很容易跟旁人分享啤酒而建立友誼。我也在圈子中認識到不同釀酒、做餐廳的朋友,結交跟自己行業很不同的人,已變成了生活的一部份。」最難忘的一次經歷,令他更感到啤酒的神奇「功效」,「丹麥每年有Mikkeller Beer Festival,2019年大會邀請了北韓啤酒廠,我好奇封閉國家的啤酒會如何?雖然味道普通,但啤酒真的連結人,甚至連結整個世界。」
在世界各地嚐盡好啤酒,Kenneth卻察覺到本地也不輸外國,「啤酒來說,很少有地緣之分,因為全球化,很多時興的美式風格啤酒,在歐洲或香港也有人在釀製。香港本身已經在做很好的啤酒,我們也很自豪本地做的東西。」
點先叫新鮮?
啤酒容易因氧化而產生異味,購買時可留意罐身或瓶身有沒有出廠日期,只要在3個月內,又一直放在雪櫃內,啤酒一般仍在新鮮狀態,會比較好喝。
有泡好味啲?
超市、便利店、食肆、酒吧最常見的Lager,一般泡沫會較多,喝下去口感會較順滑和清爽。至於口感較濃厚的啤酒如Stout(司陶特啤酒/黑啤),有泡反而會令口感變薄。部份釀酒師也會刻意令啤酒成品的泡沫減少,因為泡沫會把味道掩蓋,有礙品嚐時嗅啤酒的香氣,有些啤酒甚至不斷被搖晃也不會有泡。
透明樽裝要配青檸?
啤酒味道最主要受氧化影響,即有多少氧氣在入樽或入罐時跑到啤酒中,因此品質取決於入樽/罐機器的質素,故並不代表支裝啤酒會比罐裝啤酒好喝。若以樽裝啤酒來說,透明樽啤酒的味道會不穩定,因為透明樽令啤酒受紫外線照射,酒內的啤酒花遭紫外線照射後會產生化學作用,形成「光照臭」問題,喝下去會有股臭味。故在酒吧喝啤酒時,調酒師會為客人配上一小塊檸檬或青檸,有辟味作用。
【第1站超市:英倫Ale+日本鮮】
一般超市也可以找到不同種類和風格的啤酒,Kenneth說:「平常我們常見的大品牌,都是Lager風格,顏色金黃清澈,味道清淡,但也可嘗試其他,好像黃色的Boddingtons Pub Ale是英國的English Bitter,酒精濃度相對低,口感比較清新乾爽,有充足苦味平衡,風格跟一般Lager有點不同。」
喝慣淡口味的,如想有些新意,Kenneth推薦日本啤酒品牌Suntory,「其中一種premium malts,用100%麥芽做,麥味平衡做得很好,還有它會寫製造日期,可以知它的新鮮程度,確保喝到新鮮啤酒。」
【第2站酒廠:說故事+是但釀】
近年本地手工啤酒廠崛起,Kenneth分享心水,「我比較喜歡 『Carbon Brews』酒廠,因它在火炭,就取『炭』字叫作Carbon,它其中一款酒叫crazy rich lupulins,它是NE Double IPA,啤酒花風味比較多,即花香味較濃郁亦有較重苦味,並有水果味,例如菠蘿、芒果。」
另外他也推薦坊間常見的「hEROES」酒廠,Kenneth解釋:「它叫heroes,因為每款啤酒都有一個本地小故事,雖不是大英雄,但很有個人理念,好像Hangry Donut,就是廚師May Chow的故事。」品牌中也有一款啤酒名為SI L DAN,即「是L但」的諧音。專賣本地手工啤的Brewcraft經理Sucre指,這款啤酒的命名是製作時的小插曲,「舊同事包裝啤酒花時撈亂了,不能賣給客人,就拿去隨意釀啤酒,胡亂把啤酒花加進去,於是出現了這個SI L DAN IPA。」Kenneth補充:「隨意製作但好喝,它是美國西岸的IPA風格,會多一點柑橘、熱情果味,但味道相對苦澀。」
HK Brewcraft
中環閣麟街15號國麟大廈4樓
營業時間:11:45am - 8:30pm
【第3站隱蔽小店:極罕酸果濃啤】
最後一站,Kenneth帶記者到一間隱蔽啤酒店,有很多來自外國的新派啤酒,但價錢昂貴,大都要100元起,Kenneth指:「喜歡或了解這些啤酒的人都不多,所以入口數量不會很多,要經飛機運來,價錢也比較貴。」他推薦美國酒廠「Tree House」的New England IPA ,以啤酒花風格為主,卻做得像果汁容易入口。
Kenneth另外介紹了近三、四年開始興起的Fruited Sour酸啤酒、「Evil Twin Brewing NYC」釀造的FRUCTUS DANICA 15,「來自美國紐約的酒廠,下了大量水果泥,喝下去不像啤酒,反而像雞尾酒的味道,有很濃郁的果味,好像有渣似的,倒出來很濃稠,好像芒果汁。但是要小心,因它的酒精度不算太低,有6.5度,喝幾罐也會開始醉。」
CAVE Beer Point
美孚百老匯街116號地下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 6pm - 10pm;星期六日 4pm - 10pm
記者:黃曉婷
攝影:魏子朗、 曹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