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四科框架曝光 教英治不平等 國安滲課程 學化唐妝 聽抗日歌

多四科框架曝光 教英治不平等 
國安滲課程 學化唐妝 聽抗日歌

【社會追蹤】

【本報訊】國家安全教育全面滲透學校課程。教育局再公佈多四科國安教育課程框架,當中中史科列明要讓學生認識國家被列強侵略的危難,香港被殖民管治期間華人受到不平等對待;而經濟科則可以「中美貿易磨擦」為例,令學生認識內地與香港經濟「共為唇齒」的關係。教育局又建議舉辦學習活動,包括化唐妝、穿唐服、抗日歌曲欣賞會及到內地考察交流等。

教育局早前公佈《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並先發佈了11個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教育局昨再公佈餘下4個相關科目的框架,包括中史科、歷史科、生活與社會科、經濟科,目標於2022/23學年全面落實。

■教育局目標於2022/23學年在中小學全面落實國安教育框架。資料圖片

灌輸中港經濟「共為唇齒」

中史及歷史科框架列明,要讓學生明白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並認識到國家從被列強侵略,以致英國佔領香港、及後國家克服困難,並恢復對本港行使主權的歷程;香港在殖民管治時期,政府高層官員全由英國人出任,華人受到不平等對待;教授香港抗日活動時,應該要讓學生體會及明白到國家與香港共為唇齒的關係。

框架亦建議學校舉辦如化唐妝、穿唐服等活動;並可安排高中生到內地考察,實地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情景,亦可以與其他科目合作,舉辦抗日歌曲欣賞會和抗日海報創作比賽。在教授中國對外關係時,可安排學生參觀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的「中國外交圖片展」,以讓學生明白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日趨重要的角色。

高中經濟科方面,框架指教師可以「中美貿易磨擦」為例,讓學生透過認識內地與香港經濟「密不可分、共為唇齒」的關係,無論美國向內地的出入口實施限制或取消香港的貿易優惠待遇,均會對香港及國家整體經濟帶來嚴重損害。框架亦建議修讀高中經濟科學生到粵港澳大灣區考察,讓學生認識香港可如何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

至於生活與社會科,課程框架文件要求在「公民權責」、「我和香港政府」課題中,學校須教授學生《基本法》、《憲法》及《港區國安法》中四類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的具體內容及其重要性,讓學生明白中央有權直接處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事務,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仍有憲制責任就《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教師亦能以訂立國安法為例,教授全國人大、人大常委會及國家主席的職權等。框架建議安排學生參訪與《基本法》相關的地點,包括立法會綜合大樓、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等。

教協理事、歷史科教師張往認為,將較近代的國家安全概念強行加到數百年前的歷史事件上並不恰當,「好似所有嘅歷史事件都係為個框架服務咁」。教大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許漢榮亦批評國安內容「為做而做」,又質疑在談及英治時忽略二戰後英國在港一連串改革,「硬說英治不公義,就是一種偏頗」。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表示,大學亦須推行國家安全教育,提高教職員和學生的國安意識和守法意識,八間資助大學等院校正採取措施加強校園管理,並要求校內學生會及其成員遵守所有法律,包括國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