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題:再生能源不達標 廠商回流增負擔  半導體業恐拖垮全台電網

兩岸專題:再生能源不達標 廠商回流增負擔 
半導體業恐拖垮全台電網

台灣在5月13及17日,五日之內兩度大停電。周六(29日)前又因電廠機組年修而連日供電緊張,供電不穩已令民間怨氣日重。在中美角力及兩岸關係惡化背景下,蔡英文政府力倡台商回流,全球晶片荒又榨盡吃電怪獸半導體業的產能,令供電穩定上升到國安層次。有台灣電力學者批評,政府廢核脫離現實,強增再生能源佔比也有供電不穩危機,加上半導體業耗能巨大,大停電或成新常態。

台灣本月兩次大停電,分別影響約415萬戶及約66萬戶。2017年「815大停電」更有838萬戶受累。力推2025非核家園的台灣總統蔡英文一直強調不缺電,但任內三度大停電已嚴重衝擊民眾信心,甚至有意見認為停電殺傷力較疫情高。

台灣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分析指,台灣近期大停電絕非個別事件,而是面臨缺電危機的警號,如官方能源政策繼續出現錯失,「台灣就完蛋!」

■致力推行綠色能源的台灣民進黨政府,正面臨缺電危機。

「大停電日」儲備電量料不足6%

雖然官方曾表示「513」大停電當日電力備轉容量率(應付故障所預留的發電量,少於10%即供電吃緊)仍有10%,強調不存在缺電問題,但梁啟源指出目前備轉容量率被高估,因把再生能源的發電也計算在內。

他認為,儘管太陽能可佔當中7%,但一到晚上就歸零,加上近期旱情,水力發電量大減卻仍被計算,無法反映台灣真正的電力備轉容量率,他估計「513」當日的備轉容量率可能不足6%。

此外,台灣的用電高峯為7、8月,到時用電量絕對比「513」及「517」為高,如台灣的能源政策不改善,供電穩定性只會越來越差,將來限電、停電或成常態。

梁啟源又提到,台灣北部、南部供電不平衡,北部部份電力來源靠由中南部往北送,隨着北部核電廠數年內將停止運作,「南電北送」只會加劇,輸電幹線的承載能力更吃不消,全台電網恐有崩潰危機。

■教授梁啟源指近日旱情令水力發電量大減。

■台電發言人解釋因員工撳錯掣而導致大停電,並向用戶提出賠償方案。

地理所限 難發展再生能源

在非核家園政策下,台灣第二、第三核電站將分別於2023年及2025年停止運作,屆時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則增至20%。梁啟源指出,官方曾定下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增至10%的目標,但去年最終僅實現5.4%。而且台灣受到地理環境、人口因素所限,發展再生能源的條件其實不足。餘下不足五年時間,要把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在2025年時大幅增至20%,他斷言「完全是做不到」。

在國際層面上,由於台灣要和國際社會一樣達成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因此在火力發電不容繼續發展,而再生能源供電「上不來」情況下,梁認為當局有必要讓核電廠延役,以確保電力供應及達到碳減排目標。他指,不少定下碳減排目標的發達國家也是核電國家,像日本即使經歷核災後也無法放棄使用核電。

據台灣經濟部能源局資料,去年全台耗電2,711億度,較2019年增加55億度,漲幅約2.4%。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去年頭11個月,日、韓、印度、巴西等國分別減少用電1.4%至3.6%,只有大陸和台灣分別增加3.7%和約2%。

經濟部上周一(17日)發表的電力報告指,去年台灣電力增長率2.1%,遠高於近10年平均,估計至2027年,每年耗電量以2.5%增長,屆時備用容量率由15%提升至20%。按此推算,台灣2025年的耗電量會突破3,000億度,達約3,067億度。

■台灣連環大停電,多達數百萬戶受影響,嚴重打擊民眾對供電的信心。互聯網

晶片渴市 供電穩定變國安層次

台灣耗電急增與其工業用電直接有關。在中美角力和疫情背景下,全球加速產業鏈重組,蔡英文落力呼籲大陸台商回流。加上晶片荒,各大工業國莫不仰賴台灣供應晶片,令台灣供電穩定上升到戰略安全層次。

據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4月估計,台灣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佔有率達65%,大陸僅佔5%。當中僅台積電便佔晶圓代工市場55%。不過相關產業極為耗電,據綠色和平估算,「護國神山」台積電作為世界最大晶圓代工廠,該廠年用電佔全台總耗電4.8%,超過台北市總耗電量,如它的製程由5納米升級至3納米,總耗電佔比更會升至7.2%。因此,有指「815大停電」之所以累及全台用戶,就是因要把電力優先供應半導體廠生產。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前理事長、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盧展南指,扶持半導體業是政府政策,加上台商回流擴產,台灣產業結構不改的話,只能不斷增加發電滿足需要,但「台灣是小地方,能找到適當地方建新電廠的機會不多」,因此當局目前主要是在電廠原址換上更大型發電機組以應付用電成長,致電廠規模、輸電線與變電所的規模越來越大或集中,但「電力系統最怕就是單一電廠太大」。

盧解釋,供電設備故障或其他突發事故也會對電力系統造成頻率電壓擾動,如保護系統被觸發致「跳機」,電廠太大便可能令整個供電系統崩潰變成大停電。

因此如台灣電力結構與政策仍然不改,梁啟源認為未來供電不穩將成常態,直言台灣的投資、經濟增長及就業等必定大受影響,當中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業因本身耗電量大的特性更首當其衝,台灣未來經濟甚至因此恐有被拖垮的危機。

■有學者指台灣受限於地理環境,綠色能源未能全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