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們完整的「玻璃朱」吧 - 林夕

還我們完整的「玻璃朱」吧 - 林夕

朱姓女子硬碰盧覓雪,暢辯娛樂為什麼,結果,為什麼?怕什麼?幹什麼?搞什麼?為什麼只有七分鐘片段?

習慣了on demand,前日竟然跟着港台時間表做人,最後失望而回。失望在於連這不懷好意的八卦期望,港台也不希望滿足觀眾;空等一陣子,效果正如剩下一張空凳,放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現場。

經此舉動,這一集《視點31》沒播也播了,提出了更「鏗鏘」的疑問:「娛樂,為什麼?」為乜驚成咁?又不是前有線新聞中國組編採跟無綫新聞頭頭講祖國國情。盧覓雪透露,剩下那二十幾分鐘要等「上頭」看過,批了才可以出街。咁就PK啦,誰是「上頭」?

看,《鏗鏘集——保釣》有保釣人士在播出國歌時流淚,也要送律政司研究有否干犯《國歌法》。而我們不知道律政司要不要再送到眼科醫生,憑鏡頭所見鑒證該保釣人士眼淚成份,是悲戚還是感動。政務官即係政務官,大有其大老闆作派,一板一眼一條路走到黑,為殺一儆百而自揭《國安法》之虛無飄渺。明明愛祖國家長,都說教育到小孩聞國歌先則動容,繼而眼紅,留下兩行來自黃河長江之水啊。

以這位處長作風,凡事過問,事事勤躬,即使九人小組審核過,未經其法眼親看一遍,也怕有內奸放水,不能做到滴水不漏。本人打過電台電視台的工,從沒有台長可以看遍聽遍所有節目才能出街的,不是審查問題,是可行性問題。

看吧看吧看吧,電視部所有節目事先審查完畢,還有電台。視直播為洪水猛獸,理應作央視式直播,延後幾分鐘安全期,準央視更要「加大力度」模仿。

那麼處長一天廿四小時,耳朵就貼着電台節目,眼睛同步盯住電視部製作過日子吧。若真如此,港台員工未滅絕,處長就先被自己打垮了。好在鐵打的衙門有流水的官,到時以健康理由,調升到政務司長這個閒職,不失為好事。

忘了還有梁太太青儀女士主催的大計,將有一百小時節目,論盡祖國歷史,當中六四文革都是國情G點,雖說是同路人製作,處長也要提防豬隊友低級紅,生命中這一百小時看來也不能省掉。這才是重中之重,倒不如快點還我們完整的「玻璃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