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篩選比伊朗更易操控

港式篩選比伊朗更易操控

【本報訊】香港的特首選舉常被人跟伊朗總統選舉比較,2014年在香港立法會闖關失敗的人大「831決定」方案,由提名委員會篩選候選人再由全民直選,還比較接近伊朗模式,「完善選舉制度」草案預計今天通過後,港式篩選比伊朗更關卡重重,操控性更大。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由12人組成,最高精神領袖和國會各任命六人,除對所有選舉候選人進行政教審查,也有可駁回國會法案和解釋憲法的巨大權力。

伊朗總統選舉入閘門檻是鬆是緊,全由憲監會12人一錘定音,往往由數百以至過千人篩剩數人,但當選人由民眾決定,仍會有意外結果。2013年,八名入閘候選人全屬保守派,原本不被看好的魯哈尼(圖)因立場最溫和,爆冷擊敗一眾強硬派對手。

在港「完善選舉制度」中,特首參選人先要得到1,500人選舉委員會至少188人提名,其中五大界別都至少獲15人提名,再通過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資格審查委員會的政治審查,然後再由選委會選出特首,選委會組成又完全由親建制親北京人士主導,可操控程度高於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