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去年高價購入大批問題口罩,其中社會福利署成為接收問題口罩的「大戶」,本報向社署追查該批273萬個問題口罩的去向,近日終於取得完整清單,發現署方去年中已分批將口罩全數派發予逾600間院舍及過百間非政府機構,其中多間曾發生院內爆發的院舍,均於爆疫前獲發問題口罩。有院舍工會代表認為,雖難確認問題口罩與院舍爆發有關,但認為政府必須在採購口罩時做好把關。
政府早前公佈,物流署截去年12月底共購入約4,500萬個有質素問題口罩,當中涉及未達微粒過濾效率標準等問題,社署共收到約273萬個問題口罩。
本報今年3月按《公開資料守則》向社署索取曾獲發問題口罩的機構及院舍名單,署方提供的清單顯示,該批問題口罩去年8月中前全數派予受資助非政府機構及住宿服務單位。
該批問題口罩中,約36%由中國河南省企業「長東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本報曾揭發長東口罩過濾率不足,政府期後宣佈回收。最新清單顯示,長東口罩是最早分發的有問題口罩,社署去年4月22至24日向80個非政府組織及674間院舍派發;至於其他問題口罩則先後去年5月初至8月中分發派予147個相關組織及665間院舍。
本報發現多間曾爆疫的院舍均曾獲發問題口罩,其中東華三院獲分發16.8萬個問題口罩,數目最多,而疫情期間最多人中招的是東華三院方樹泉日間活動中心暨宿舍,有61人確診。私營安老院港泰護老中心、康和護老中心黃金分院分別獲發1,200及1,500個問題口罩,港泰期後有46人確診;屯門康和黃金分院40人染疫;殘疾人士院舍國寶之家亦獲派發600個問題口罩,國寶之家曾有20人確診。各院舍均是先收到問題口罩,再發生院內爆疫,即院內人士有機會在爆疫期間使用有問題的口罩。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組織幹事曾紀南表示,難以推測問題口罩是否與院舍爆疫有關。但他指社署有責任保障員工及院友的安全,稱院舍職員在工作時,特別是為長者洗澡及餵食時,兩項工序均要與沒戴口罩的長者近身接觸,有感染風險,「一直都理解唔到點解要成一年先發現到問題,政府採購要做好把關係毋庸置疑。」
本報向衞生署查詢會否調查問題口罩與院舍爆疫的關係,惟署方並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