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台一邊聲稱非為六四設限,另一邊卻刪走《議事論事》片尾支聯會舉辦六四長跑的片段。廣播處長李百全昨日表示,節目當中一節屬製作團隊自行加入,偏離「編輯管理機制」,將會按機制徹查,如有需要會採取進一步行動,不排除紀律處分,甚至要求員工賠償。
立法會昨日召開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討論港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李百全稱,過去三個月僅三個節目被抽起,包括《香港故事》、《議事論事》及《鏗鏘集》,有關製作均是在編委會成立並引入「編輯管理機制」前完成,當中問題包括不持平、有可能違反通訊局守則等。他聲稱,上周五播出的《議事論事》不算被抽起,其九成內容已播出,因當中一節與編委會審批的拍攝建議不同,屬製作團隊自行加入,故需刪剪有關部分。
多位議員追問李百全會如何處理有關個案,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何君堯指稱,《港台約章》及製作人員守則一直存在,意味被抽起的三個節目亦都屬於違規,「以前冇𥄫得咁清楚,個個唔偷雞就做保長」,建議向涉事製作人員追討製作費。
李百全表示會跟從政府機制徹底調查,有需要會有進一步行動,公務員如有紀律不適當,將會有懲處,亦有可能引用《公共財政條例》處理,即要求製作團隊賠償節目製作費。涉事製作團隊會被調派負責其他事宜,直至調查完成。
商經局常任秘書長(通訊及創意產業)梁卓文則指,港台會依內部或公務員守則處理,惟若工作流程於事後有所修改,卻「追返轉頭」向員工追討,做法並不公道。
實政圓桌田北辰則質疑港台的資源運用,「十幾個人(港台員工)招呼我拍出嚟嘅嘢,同隔籬幢樓另外一個私人機構拍出嚟嘅嘢,從來冇市民話過畀我聽分得出質素」,認為港台一年用7,000多萬元聘請合約員工不符合成本效益。李百全回應稱,港台未來會設成效指標,會投放更多資源予推廣一國兩制、國民身份認同等節目,又指希望通關後加強港台與內地電視台的交流及合作。
民建聯葛珮帆引述「市民」投訴,現時港台部份個人意見節目仍然存在偏頗,「有抹黑醜化、反中國嘅訊息喺入面」。李百全表示港台會正面面對投訴,「管理委員會每個月會睇住投訴趨勢,同埋邊啲節目如果收多啲投訴,都會特別注視」。
至於新的編輯政策及投訴機制,李百全稱會盡快完成,但難以回答確實日期,現時港台的公務員已全部完成宣誓,非公務員亦會依機制安排宣誓,形容拒絕宣誓而離職「可以肯定係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