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uTV節目《ERROR自肥企画》自播出以來便成熱話,格仔導演Mike「致一直還在堅持的人」感言更教無數觀眾動容。放眼香港,每個行業都有人在默默耕耘,就如前年轉投飛鷹、身高1米95的中鋒司徒偉傑,在過去一年因疫情封場的日子轉騎單車練體能,盼為球季重開做好準備。即使這一年波折重重,但他也堅持迎難而上,不願放棄深愛的籃球,「冇籃球嘅司徒偉傑,我都唔知點去形容。」
記者/攝影:許嘉明
香港籃壇因疫情停擺逾年,印象中噸位十足的司徒偉傑,在本月初受訪時卻清減不少。這位身高1米95的中鋒在去年8月開始密密騎單車,他笑言自己的體重高峯期是266磅,現在瘦了10多磅,是個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人都話我瘦咗,但我冇刻意減肥,因為我驚體重一下子跌得太多會影響打波。」司徒續指最初開始騎單車的原因,只是因為疫情導致封場,他希望透過單車減壓和打發時間,「人生中從未試過咁長時間冇波打,以前甲一賽季完咗,我仲可以打私人聯賽,不過疫情令銀牌同甲一聯賽取消,私人聯賽停埋,連到街場打波都唔得。我就開始有啲負面,嗰段時間想做運動紓緩壓力,於是每日會去踩車。」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司徒在籃總副會長羅善行牽線下,曾跟前單車港隊代表何兆麟練車,他坦言因實力懸殊,加上自己並非專長公路單車,故幾次出車也追得吃力,「佢哋有遷就我,我亦有盡力跟,但佢哋全部踩公路車,我就踩爬山車,所以佢哋上斜企起身搖車,基本上我就見唔到車尾燈。」訪問當日司徒在大尾篤跟我們會合,再上鹿頸,他也不忘爆料指港隊平均一個來回,最慢的也僅24分鐘,自己尚有一大段距離才達標,「我第一次踩呢條路線,由大尾篤上鹿頸就用咗20分鐘,點樣24分鐘踩一個來回?」
司徒其中一名車友阿康表示,起初不知道他是籃球員,等到後者主動上前搭話才知道對方身份,「佢成個巨人咁,冇人敢走過去同佢傾偈。只係有一次我哋做緊一啲單車訓練,然後佢好好奇咁問嘢,我哋先開始熟絡。」阿康笑言司徒不只高大,就連其單車也比其他人巨型,像輛坦克,身高1米95的司徒解釋,買單車就像買衣服一樣分尺寸,自己在車友幫忙下,花了2個多星期及耗費約14,000元才找到適合自己的單車。
買了單車,加上疫情令司徒不能比賽和旅遊,令他騎單車的機會大大提升,「我架車放咗喺火炭,開始嗰陣我會踩到大尾篤,慢慢會踩到大圍或馬鞍山,再踩遠啲到上水邊境地區。當屯馬線單車徑開放,我又踩去元朗、屯門,後來再踩鹿頸同獅子亭,唔再局限於單車徑。」不過,司徒愛上單車的同時,也不忘籃球員的本份,練車同時練體能,為重返球場做好準備。前年從福建轉投飛鷹的他指球場在去年11月重開時感到渾身乏力,就像不懂打球,及後他跟車友上獅子亭的斜坡練習,體能也明顯變好,「我踩上獅子亭,上斜路段約15分鐘,連同落斜加埋大約30分鐘左右,如果我練三個來回,就可模擬一場停錶制嘅比賽。」
原本靠教練工作維生的他,過去一年甚少教球機會,他為生計曾跟車送貨,送蛋糕、送口罩、搬凍肉。在最難捱的日子,司徒試過萌生不打籃球的念頭,但轉眼又振作起來,只因他真的很喜歡籃球,「可以將興趣變成工作係件開心事。我曾經有諗過放棄,但又覺得唔忿氣,因為我好想繼續打。」甲一能否在今季重開仍屬未知數,司徒不諱言有點迷惘,「我有段時間較負面,球季重開無期,到底我係咪應該打落去?20幾歲嘅球員,停兩年都唔會差好遠,但我8月就34歲喇,假設球季唔好彩再取消,再拖多1、2年,年紀再大啲,仲打唔打呢?」不過,司徒表示只能做好本份,而且他的學生給予他打下去的動力,「我啲學生同我講『阿sir,你唔好太快退役,我未睇你打波』,變相都有少少動力,支持我繼續打下去。」
誠如Mike導所言,「有時堅持聽落好容易,但係好難、好多因素(阻礙),就睇你堅唔堅持到」,司徒在逆境中堅持迎難而上,不願放棄深愛的籃球,單車也帶給他新體會,他的目標不是要比港隊車手更快,而是堅持下去,不輕易認輸,「就好似踩上斜一樣,我未必要求指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而係要不斷同自己講雙腳唔可以停低,要一口氣踩到尾。」司徒坦言自小與籃球結緣,從未想過有放下它的一刻,被問到若生命中沒了籃球會怎樣?他苦思良久,最後只說:「冇籃球嘅司徒偉傑,我都唔知點去形容。」